一天星月明如昼,万树杉篁吟戛秋。
隐约棹歌闻别浦,青荧渔火见孤舟。
身居简册三冬学,心入沧溟万里游。
仿佛重阳正明日,与君携酒豫登楼。

【注释】

  1. 万树杉篁——指树林。
  2. 吟戛(qia)——形容树叶随风沙沙作响的声音。
  3. 别浦——指渡口。
  4. 沧溟(cāng míng)——沧海、大海。
  5. 三冬学——指在严寒中苦读。
  6. 沧溟万里游——意指游历到很远的地方。
  7. 重阳正明日——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这里指重阳节的前一天。
  8. 豫登楼——提前登上高楼。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隐居期间,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联“一天星月明如昼,万树杉篁吟戛秋”,描写了诗人夜晚归来的景象。诗人站在门前,抬头仰望天空,只见明亮的星星和皎洁的月亮,照亮了整个世界,仿佛白天一般明亮。而周围的山林中,万树杉篁发出沙沙的声音,似乎在吟唱秋天的歌声。
    颔联“隐约棹歌闻别浦,青荧渔火见孤舟”,描绘了诗人听到远处传来的渔船歌声的情景。诗人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一片青荧的渔火映照在水中,显得格外孤独。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宁静的氛围。
    颈联“身居简册三冬学,心入沧溟万里游”,表现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远方世界的向往。他每天在寒冷的环境中苦读,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而他的心仿佛已经飞到了万里之外的海洋之上,去探索那些未知的世界。
    尾联“仿佛重阳正明日,与君携酒豫登楼”则是诗人表达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重阳节的到来,而他也愿意提前和朋友一起登上高楼,欣赏那美丽的景色。整首诗以诗人的视角展开,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