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空雨过一掀帘,万象森森夜气严。
皓露滴人珠满袖,金风吹月鉴开奁。
荒阶蟋蟀动相感,大海虬龙方退潜。
物理穷通何足叹,试开阊阖问洪纤。
【注释】
秋空雨过一掀帘,万象森森夜气严:秋天的夜晚,一场秋雨过后,轻轻掀起窗帘。万籁俱寂,万物肃穆而森严。
皓露滴人珠满袖 ,金风吹月鉴开奁:皎洁的月光如珠子般洒满了衣袖,秋风拂面,明月高悬,照见镜中容颜。
荒阶蟋蟀动相感 ,大海虬龙方退潜:寂静的庭院里,蟋蟀鸣叫声此起彼伏,触动了诗人的心绪;广阔的海域上,大鱼、巨龙等水族正悄然退去,躲避着风暴。
物理穷通何足叹 ,试开阊阖问洪纤 :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变化之中,没有穷尽的道理,有什么值得悲哀的呢?让我们去探索天地间的奥秘吧!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的小诗。首句写秋夜景象,次句写秋夜氛围,三四句写秋夜之景,五六句写秋夜之情,末二句点明题旨,抒发感慨。全诗用笔精细缜密,意境幽深阔远。
秋夜是诗人最易触发愁思的季节。这首诗开头便描绘了一个清冷凄寂、万籁俱寂的秋夜景象。“秋空”二字总领全篇,笼罩全诗,使读者感受到这一片秋空的清冷与寂寞。“雨过”二字,既写出了秋空的清冷,又暗示了秋夜的气氛也随着这场秋雨的变化而变得森然可畏。“一掀帘”,是说秋雨过后,轻轻掀起窗帘,让那清凉的空气进入室内。这一动作,不仅使人感到清爽,更让人感到了秋夜的静谧和清寒。
“万象森森夜气严”一句,是对前面的景物进行概括性的描写。这里的“森森”二字,形象地表现出万物在秋夜中都显得格外清晰、格外森然可畏。“夜气严”则进一步强调了秋夜的清寒和寂静,为下面的景物作铺垫。
接下来的两句,作者将镜头对准了一具晶莹剔透、如珍珠般的露珠落在了衣袖上的情景,同时也将镜头对准了一轮高挂在夜空中的月亮。“皓露”、“珠”,都是对露珠的形象化描写,“滴人”,是说露珠从天上滴落下来,落到了衣袖上,“满袖”,是说露珠多得把衣袖都打湿了。这两句通过细节的刻画,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动态美,同时也更加突出了露珠的晶莹剔透。
“金风”一词,既是对秋风的形象化描写,也是对秋夜气氛的一种烘托。在这里,作者将“金风”比作“月鉴”,将月光比作一面镜子。这既是对月光的夸张性描写,也是对月光的美丽形象化展现。“金风”、“月鉴”,都是对月光的赞美和赞美。同时,“金风”一词也暗示了秋夜的寒意和凉意。
作者又将镜头对准了庭院里的蟋蟀和大海里的蛟龙。“荒阶”、“虬龙”,都是对这两种生物的具体化描写。“荒阶”指的是荒凉的庭院,“虬龙”则是指蛟龙。这里的“荒阶”既是对环境的具体化描写,也是对心境的一种象征。而“荒阶”上的蟋蟀和“沧海”中的蛟龙,则共同构成了一个动静结合的画面。
最后两句,作者以“物理穷通何足叹”、“试开阊阖问洪纤”作为结尾。这里的“物理穷通”指的是世间万物的变迁和更替,“阊阖”则是古代传说中的天帝所居之处,“洪纤”则是形容事物浩大的气势。这两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憧憬。
整首诗构思精巧细腻,意境幽深阔远。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同时,诗中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和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