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仗凶仪备古今,哀歌仍杂管箫音。
喧阗四海修同轨,未满君王孝养心。

【注释】

①板桥:指太和殿前石阶上的桥。②吉仗凶仪:古代帝王出行有仪仗队,丧事则有凶仪队。备:齐全。③哀歌:悲凉的歌调。④修同轨:统一步调。⑤未满君王孝养心:意谓孝心尚未全部尽到。

【赏析】

此诗作于元大德八年(1304),是诗人在太皇太后灵舆出殡途中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

首联“吉仗凶仪备古今,哀歌仍杂管箫音”。吉仗、凶仪都是帝王出殡时使用的仪仗。凶仪,为死者举行的各种仪式;吉仗,则是为了送死者上路而用的仪仗。这两句话说明,太皇太后的灵车已经出了京城,沿途的仪仗也由吉祥转为凶煞,同时伴随的哀乐也是从喜庆转为悲哀。“吉”、“凶”二字一反常理,表现出诗人对太皇太后的深厚感情。

颔联“喧阗四海修同轨,未满君王孝养心”。意思是说,虽然天下人都在为太皇太后的出殡而哀悼,但君王的孝心却还没有全部尽到。这两句既是写景,又是写情。写景是为了衬托人物,写情则是直接表达对太皇太后的怀念之情。“喧阗”形容场面喧闹。“修同轨”指的是百姓们一致行动,“未满”即没有做到。“孝养心”是指君王对太皇太后的孝心。

尾联“未满君王孝养心。”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表明诗人认为,君王的孝心还不能完全达到应有的高度。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太皇太后的深切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