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马覆山黑,旌旗垂野红。
问远谁当行,太守临蜀中。
太守时之豪,学博文章工。
人事未称遂,崎岖已巴东。
公年方六十,皎皎头如童。
不服何首乌,自有夜气充。
丹田芙蕖开,馀光发形容。
推此见治民,亦与治身同。
以静镇浮躁,以仁苏疲癃。
一夫无向隅,四野常年丰。
间出作遨头,伐击鼓与钟。
远民生爱敬,有古循吏风。
岂止招学徒,区区继文翁。

【注释】:

  1. 鞍马覆山黑,旌旗垂野红——鞍马、旌旗在山上被尘土遮蔽。
  2. 问远谁当行,太守临蜀中——询问远方谁能够胜任此任,太守即将到四川上任。
  3. 太守时之豪,学博文章工——太守是当时的豪杰,学问和文笔都很有才华。
  4. 人事未称遂,崎岖已巴东——然而世事并不如愿,已经在巴东地区艰难跋涉。
  5. 公年方六十,皎皎头如童——你才六十岁,但精神矍铄,犹如孩童。
  6. 不服何首乌,自有夜气充——你不服用何首乌等长生不老的药酒,却有一股清新的正气。
  7. 丹田芙蕖开,馀光发形容——你的丹田如同盛开的荷花,余晖洒满容颜。
  8. 推此见治民,亦与治身同——通过这样的方式治理百姓,也与治理自身相同。
  9. 以静镇浮躁,以仁苏疲癃——用宁静来安定急躁的情绪,用仁慈来救济困苦的人。
  10. 一夫无向隅,四野常年丰——没有一个人生活困顿,四野都常年丰收。
  11. 间出作遨头,伐击鼓与钟——不时地出来巡游,敲打着鼓和钟。
  12. 远民生爱敬,有古循吏风——使得远处的民众都尊敬爱戴,具有古代循吏的风范。
  13. 岂止招学徒,区区继文翁——不仅仅是招收门徒,而是继承文翁的事业。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对成都太守的颂扬之作。诗中描述了成都太守在任期间的种种事迹和风采,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佩和怀念之情。

全诗共八节,每节都通过对一个方面或一个事件的描述,展现了成都太守的卓越品质和高尚风范。例如,“鞍马覆山黑”描绘了太守出征时的威武形象;“问远谁当行”,则展示了太守对工作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这些诗句都充满了赞美之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成都太守的深深敬意。

全诗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太守的形象和品质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意义。例如,“丹田芙蕖开,馀光发形容”一句,将太守比作盛开的荷花,余光洒满容颜,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这种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具艺术感和感染力。

全诗的语言简洁明了,节奏明快有力,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诗中的意象和典故也十分巧妙,既有传统文化的内涵,又有时代的气息,使得整首诗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时代特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