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临朝阳,匹马渡江北。
志士岂怀居,征夫乐行役。
东风吹高原,生意密如织。
早晚卸尘鞍,皇州正春色。
诗句释义
1 扁舟临朝阳 - 这是描述船只在清晨的阳光照射下水波闪耀的情景。”扁舟”指小船,而”临朝阳”则意味着船靠近太阳升起的方向。
- 匹马渡江北 - 这里的”马”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随行的骑士,他们骑马渡过了长江向北行进。”渡江北”说明他们从东边向南边移动。
- 志士岂怀居 - 此句表达的是志士(有远大抱负的人)不会因为安逸而留恋家乡。”怀居”即留恋于家乡。
- 征夫乐行役 - “征夫”指的是那些被征召去服兵役的人们。他们乐于执行公务,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战争和军事的需求。
- 东风吹高原 - 这里描述了春天的暖风如何吹动高原上的草,使得它们生机勃勃,如同织布机上密布的织物一般。”高原”是地势较高的地区,春季的到来使得这里的草木更加繁盛。
- 生意密如织 - “生意”在这里可能是指生机、活力,”密如织”则是形容这种生机如同编织好的布料一样紧密且有序。
- 早晚卸尘鞍 - 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一种生活状态的转变,早晨卸下繁重的鞍具(马具),晚上卸下工作的负担。”尘鞍”即沉重的马具,象征着劳累和辛苦。
- 皇州正春色 - 最后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皇州(皇帝所在的城市)春天美景的喜爱。”皇州”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代表了诗人所在的地方。”正春色”则意味着正是春天,自然景色美好。
译文与注释
《渡江》
扁舟轻摇迎朝阳,白马独跨向江北。
志士胸怀非恋乡,士兵欣然赴远方。
春风拂过青原野,草木生长似织网。
黎明时分卸鞍装,皇州春光美无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渡江场景的描述,展现了一种从繁忙工作转向平和生活的意境。首句描绘了清晨江面上小船轻快地划过的景象,以及马匹独自穿越江北的情景。这两句通过对比“扁舟”与“白马”、“志士”与“士兵”,突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第二句通过“岂”字转折,表达了志士们对于安逸生活的拒绝,他们追求的是更广阔的天地和更高的理想。第三句进一步点明主题,士兵们对于征战的生活感到快乐和满足,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在为国家服务,这种精神状态是非常值得赞扬的。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风和草木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特别是“生意密如织”一句,形象地描述了春天草木茂盛的景象,就像织布时紧密编织的织物一样。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早晚卸尘鞍”意味着人们不再需要为生活奔波忙碌,能够在清晨或傍晚时分卸下繁重的负担。而“皇州正春色”则描绘了皇州(可能是诗人所在的城市)春天的美好景象,让人心情舒畅。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