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刹层峰上,危栏净界中。
登临近霄汉,子细见伊嵩。
谷迥传清梵,川长没远鸿。
黄昏不忍去,月在石楼东。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宝刹层峰上,危栏净界中。”
注释:
- 宝刹:佛寺,这里指代登高望远的场所。
- 层峰:层层叠叠的山峦。
- 危栏:高悬的栏杆。
- 净界中:清幽洁净的领域之中。
2. “登临近霄汉,子细见伊嵩。”
注释:
- 近霄汉:接近天空的意思,形容极高。
- 子细:仔细,详细。
- 见伊嵩:观赏或目睹伊阙、嵩山。
3. “谷迥传清梵,川长没远鸿。”
注释:
- 谷迥:山谷深远。
- 传清梵:佛教梵呗在山谷中回荡。
- 长没远鸿:鸿雁飞翔,长久不见踪影。
4. “黄昏不忍去,月在石楼东。”
注释:
- 黄昏:日落时分。
- 不忍:难以割舍,留恋。
- 月在石楼东:月亮挂在石楼东边的天边,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降临。
译文:
在佛寺的最高层,俯瞰着层层山峰,我站在高高的栏杆边,感受到了一种清净的境界。我登上这座佛寺接近云端,仔细地观赏伊阙、嵩山的美景。在山谷中回响着佛经梵音,鸿雁在遥远的天际飞翔,久久不归。当夕阳西下,我依依不舍地离开,只见月光洒在石楼东面的天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上广化阁所见的自然景色,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意境。诗中的“宝刹层峰上,危栏净界中”形象地描绘了佛寺的高耸入云和周围环境的清幽,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庄严。而“登临近霄汉,子细见伊嵩”则通过仰望星空,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超脱的感觉。诗中的自然景观和哲理思考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诗意的画卷之中。此外,诗中的“黄昏不忍去,月在石楼东”也体现了作者对美景留恋不舍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