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始过,佳菊色犹亲。
东篱把酒客,西园飞盖宾。
共此林下宴,可类商颜人。
清樽幸未燥,无所献酬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端明尚书 - 端明,指的是官职的名称,尚书则是指高级官员。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高官或显贵。
- 重阳节始过 -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九月九日庆祝。这里的“过”可能是指庆祝或举行某种活动。
- 佳菊色犹亲 - 菊花是中国传统的象征,这里用“佳菊”来指代菊花,而“色犹亲”则表示菊花的颜色依旧让人感到亲近和喜爱。
- 东篱把酒客 - 东篱通常指的是东边的矮墙,这里可能是指篱笆。把酒客可能是指在这里喝酒的人,他们可能是故人的老朋友。
- 西园飞盖宾 - “西园”可能是指西边的花园,“飞盖宾”则可能是指那些骑马而来的客人。飞盖可能是形容客人骑着马而来,速度快且引人注目。
- 共此林下宴 - 林下宴是一种传统的宴会形式,通常是在树木茂盛的地方举行的。在这里,故人和故人的朋友一起在林下享受宴席。
- 可类商颜人 - 商颜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人物或者是以商颜为象征的人物。这里的“类商颜人”可能是指与商颜这样的人相提并论,即与商颜这样的人一样有才华或品德。
- 清樽幸未燥 - 清樽指的是清澈的酒杯,“未燥”则表示酒还没有喝完。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说,虽然酒还很清新,但故人和朋友已经喝了很长时间,甚至可能已经喝得差不多了。
- 无所献酬频 - 没有新的贡献和酬谢的话,就频频地说话和行动。这可能意味着故人和故人的朋友之间已经有了深厚的友谊,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和行动来表达他们的友情和尊重。
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
端明尚书,
在重阳节开始的时候,我们又相聚了。
你我都是喜欢菊花的,尽管它的颜色已经变得亲近。
我们在东篱下把酒相庆,西园中骑马的宾客们来访。
我们在这林下共聚一堂,可以和商颜这样的人物相提并论。
虽然我们的清樽还未干,但我们的话语却已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的欢乐气氛,以及作者与故人的深厚情谊。通过描绘饮酒、赏菊、聚会的场景,展现了一种和谐、温馨的氛围。同时,诗中的“清樽幸未燥,无所献酬频”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珍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