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姞梦魂唯是见,谢家庭户本来多。
好将绿叶亲芳穗,莫把清芬借败荷。
避世已为骚客佩,绕梁还入郢人歌。
虽然九畹能香国,不奈三秋鹈鴂何。
诗句解析
1. 幽兰
- 注释:兰花,一种香气四溢的花卉。
- 赏析:这句诗以“幽兰”为题,表达了对兰花独特气质的喜爱和赞美。兰花以其淡雅、高洁的香气而闻名,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清雅的情操。诗人通过描绘兰花的形象,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2. 燕姞梦魂唯是见
- 注释:燕姞,古代传说中的美女。梦魂,指梦中的影像或幻象。唯是见,只有见到。
- 赏析:这句诗运用了典故和比喻手法,将燕姞与兰花相联系。燕姞作为古代美女的象征,其形象在诗中被赋予了兰花的特点,即高雅、纯洁的特质。同时,诗人通过“唯是见”这样的表达方式,强调了这种美好品质的珍贵和难以企及。
3. 谢家庭户本来多
- 注释:谢家,指谢安家族。家庭户,指各家各户。本来多,原本就有很多。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谢家的美好环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谢家作为名门望族,其庭院中自然少不了各种花草树木,其中兰花便是常见的植物之一。因此,诗人用“本来多”来暗示谢家的庭院里充满了芬芳的兰花。这种景象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给人以美好的感受和启示。
4. 好将绿叶亲芳穗
- 注释:绿叶,指兰花的绿叶部分。芳穗,指花朵上的花序。亲,接近的意思。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和珍视。兰花以其绿叶和花朵的美丽而著称,诗人通过将“绿叶”与“芳穗”联系起来,形象地表达了对兰花美丽形态的欣赏和赞美。同时,“好将”一词也体现了诗人对兰花的喜爱之情,将其视为珍贵的宝物一般对待。
5. 莫把清芬借败荷
- 注释:清芬,指兰花散发出的清新香气。败荷,指枯萎的荷花。
- 赏析:这句诗告诫人们不要过分依赖或借用其他事物的美质,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个性。兰花以其清新的香气而闻名,诗人通过“莫把清芬借败荷”的表述,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品质和特点,不要盲目模仿别人或借用别人的长处来提升自己的形象。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6. 避世已为骚客佩
- 注释:避世,避开尘世纷扰。骚客,指才华出众的人。佩,佩戴之意。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认可和自豪。诗人认为,虽然自己远离世俗纷扰,但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才华和追求。这种心态使得诗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目标,不因外界因素而动摇或改变。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那些才华出众、追求卓越的人的敬意和支持。
7. 绕梁还入郢人歌
- 注释:绕梁,形容歌声悠扬动听,仿佛回荡在梁上。郢人歌,指楚国的乐师们创作的歌曲。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所听到的音乐场景和感受。诗人想象着那优美的歌声如同绕梁之音,久久回荡在耳边。这不仅体现了音乐的魅力和感染力,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满足。同时,“还入郢人歌”这一表述也展示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欣赏。
8. 虽然九畹能香国
- 注释:九畹,古代计量土地的单位,一畹相当于六十亩。香国,指整个国家弥漫着香味。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繁荣富强的祝愿和期待。诗人认为,即使整个国家都弥漫着兰花的清香,也不足以掩盖其他的优点和特色。因此,他希望国家能够保持自身的独立和自主,不必过分追求外在的繁华和荣耀。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积极思考和美好愿景。
9. 不奈三秋鹈鴂何
- 注释:三秋,指秋季的三个月。鹈鴂,一种鸟类,以其叫声凄厉而著名。何,什么。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感慨。诗人看到秋天的到来,想到即将到来的一年又一年,心中不免涌起一丝哀愁。而鹈鴂鸟的叫声更是增添了一份凄凉之感。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或失落。相反,他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美好事物和时光,因为它们都是短暂而难得的。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幽兰的描绘及其象征意义的展现,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生活态度以及理想国度的赞美和期待。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从兰花到家庭、从自然界的美到人间的情感,都巧妙地融入其中,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方式,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