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水原同泗水流,东家便是孔家丘。
千年源委诗书泽,一日风雷变化秋。
劫火不能移突兀,子衿正合勉藏修。
相魁自昔称吴蔡,衣钵相传未肯休。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杨慎的作品,全诗如下:
题学宫壁
淮水原同泗水流,东家便是孔家丘。
千年源委诗书泽,一日风雷变化秋。
劫火不能移突兀,子衿正合勉藏修。
相魁自昔称吴蔡,衣钵相传未肯休。
注释与赏析:
诗句释义:
- “淮水原同泗水流,东家便是孔家丘。”
- 这句话表达了对孔子故乡的尊崇之情。“淮水”和“泗水”都是中国古代的河流,孔子的故居位于这两河流交汇之处——洙、泗二水之间。这里用“东家”表示孔家的故居就在附近。
- “千年源委诗书泽,一日风雷变化秋。”
- 这两句描述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留下的文化成就,如同千年前就已经滋养了这片土地和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暗示了孔子的影响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显著,如同秋天的风雷一样迅猛有力。
- “劫火不能移突兀,子衿正合勉藏修。”
-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坚持和执着的精神。即使面对灾难和困难(劫火),也无法改变孔子及其学说的重要性和价值。因此,应当继续努力学习,不断修养自己的品德。
- “相魁自昔称吴蔡,衣钵相传未肯休。”
- 这句话提到了历史上的两位著名的儒学大师——吴与蔡。他们都是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学问和教导一直被后世所传颂。然而,他们并没有停止学习和传播儒学,而是将其传承下去,从未停止过。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留下的文化影响,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坚持和执着的态度,展现了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和其对后世的影响。同时,它也表达了对历史中那些坚持学习和传播儒学的人的敬意和赞赏。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