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曹瞒七十馀,老佗疑冢更模糊。
不知禹葬会稽处,也有累累如许无。
【注释】
漫:随意。
疑冢:为人所怀疑的墓葬,即盗葬。
禹:传说中的上古大禹,传说他在治水时,曾把天下九州分为九个州,并规定了九州的方位和名称,其中扬州在会稽山以南。
无:通“墓”。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三国时期历史人物曹操、赵佗的一段议论。作者首先用“漫说曹瞒七十馀”一句,表示自己随便说说,没有确凿根据,意在表明自己的看法是随意的、不严肃的。接着,又用“老佗疑冢更模糊”一句,来表达对曹操墓地的怀疑之情,意思是说曹操墓的位置并不十分清楚,甚至有些模糊不清。最后,作者以“不知禹葬会稽处,也有累累如许无”一句结束本诗,意思是说虽然知道大禹葬于会稽山,但具体位置却不太清楚,甚至有些地方都难以确定。
全诗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同时通过对曹操墓地位置的质疑,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