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老诸缘薄,诗情忽漫深。
敲门移稳字,弹指得真心。
松竹藏幽讨,溪山助苦吟。
解鞍聊为赋,去不负登临。
【注释】
普宁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岁寒庵:普宁寺内的古建筑群之一,始建于唐代,是佛教禅宗的一座名刹。面江山之胜令人欲赋:面对壮丽的山河景色让人想要抒发感慨。长老因公出诗集相示:因为公事外出而借阅长老的诗集。作此诗谢之:因此我写下这首诗来感谢长老。
【赏析】
《酬普宁寺长老》一诗,诗人登普宁寺岁寒庵,面对壮丽的江山,激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诗人以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表达了对普宁寺及长老深厚的感激之情。
首联两句“此老诸缘薄,诗情忽漫深”,诗人感叹自己与长老之间缘分浅薄,但诗歌的情感却愈发深沉。诗人以自己的感受为引子,引出对长老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颔联“敲门移稳字,弹指得真心”,诗人以敲门、移动笔法等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自己对长老的敬重和钦佩之情。同时,用“弹指得真心”表达出自己对长老作品的认可和赞赏。
颈联“松竹藏幽讨,溪山助苦吟”,诗人以松竹代表隐逸之风,表示自己向往山林的宁静生活;以溪山代表大自然的美景,表示自己愿意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进行诗歌创作。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表达了他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
尾联“解鞍聊为赋,去不负登临”,诗人表示自己在完成一首诗后,便可以卸下鞍马,继续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继续他的诗歌创作之旅。这既是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肯定,也是对自己未来诗歌创作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