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作田文去,终无苏武留。
偷生宁伏剑,忍死欲焚舟。
逸骥思超乘,飞鹰志脱鞲。
登楼望江上,日日数行艘。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回京口” - 回京口可能指的是诗人回到了他的家乡或者他曾经生活的地方。这里的“京口”是古代的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镇江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2. “早作田文去,终无苏武留” - 这是两句诗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田文”可能是指春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孟轲,他在战国时期因提倡儒家思想而被排挤,晚年回到故乡,与弟子们讨论学问,自称为“晚而喜《易》,故乐正子问曰‘夫子之学《易》也,何其艰哉?’夫子曰:‘夫《易》者,变化之总名也。’乐正子问‘何为者也?’曰:‘夫子之时者,天下之变也。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天下之妙,是谓得其环中。’乐正子既闻,请受教焉。”这里通过孟轲的故事反映了诗人对知识和道德的追求。

  3. “偷生宁伏剑,忍死欲焚舟” -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仍坚持信念,愿意为了信仰和理想牺牲生命的决心。

  4. “逸骥思超乘,飞鹰志脱鞲” - “逸骥”通常用来形容优秀的马匹,这里的“超乘”意味着超越或达到更高的境界。而“飞鹰志脱鞲”则意味着摆脱束缚,展翅高飞。这两句诗象征着诗人渴望突破现状,追求更高远的目标。

  5. “登楼望江上,日日数行艘” -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深沉的情感。诗人登上高楼,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日日数行艘”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和友人的牵挂,每天不断地想象他们的生活和安危。

译文:
早做田间的劳作,终究无法像苏武一样留下。
苟且偷生还不如一剑自尽,忍受折磨只想烧毁船只。
如千里马般渴望奔驰,如同雄鹰想要振翅飞出牢笼。
登上高楼望向江面上,天天数着行船的影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孟轲和苏武等人的历史故事的引用,展示了诗人对知识、理想和自由的追求。同时,通过对比“偷生”与“宁伏剑”,“忍死”与“欲焚舟”,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所表现出的坚定和不屈。最后,通过描述诗人站在高楼眺望江面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