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宿披宵露,松餐立晚风。
乱离嗟我在,艰苦有谁同。
祖逖关河志,程婴社稷功。
身谋百年事,宇宙浩无穷。
【注释】
1)自叹:诗人感叹自己身世遭遇,心情抑郁。
2)披宵露:夜深人静时草屋上沾着露水。
3)松餐立晚风:在松树下休息,享受傍晚的凉风。
4)乱离嗟我在:国家动乱,我身在此。
5)艰苦有谁同:国家困难,又有谁能与我共同承担?
6)祖逖关河志:祖逖立志收复中原(关中平原和黄河以北地区)。
7)程婴社稷功:程婴为了赵家孤儿,舍身救赵氏孤儿而立下功劳。
8)身谋百年事:以己之躯谋划国家的百年大业。
9)宇宙浩无穷:宇宙广大无际,无边无际,无法穷尽。
【赏析】
这是一首感怀诗,抒写诗人在乱世中的孤独与无奈。
首联“草宿披宵露,松餐立晚风”,写自己在草房中过夜,草屋内露湿,吃着松树底下的松果充饥,表现了自己生活的艰难。“披”字形象地写出了夜晚的寒意,也表现出自己身处乱世的孤苦。
颔联“乱离嗟我在,艰苦有谁同”,写自己身处乱世,感叹自己的孤独无助。“乱离”二字概括了诗人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颈联“祖逖关河志,程婴社稷功”,写祖逖立志收复中原,为国捐躯;程婴为了赵家孤儿,舍身救赵氏孤儿而立下功劳。这两句诗通过祖逖、程婴两个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自己为国家、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的决心。
尾联“身谋百年事,宇宙浩无穷”,写自己以一己之力谋划国家的百年大业,表达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宇宙浩无穷”则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目睹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多舛,因此他的诗作往往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前途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