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报忠图纪岁华,东风吹泪落天涯。
苏卿更有归时国,老相兼无去后家。
烈士丧元心不易,达人知命事何嗟。
生平爱览忠臣传,不为吾身亦陷车。

【解析】

题苏武忠节图忽报忠图纪岁华,东风吹泪落天涯。

苏卿更有归时国,老相兼无去后家。

烈士丧元心不易,达人知命事何嗟。

生平爱览忠臣传,不为吾身亦陷车。

注释:突然有人报道说,当年苏武的《汉书》记录了汉朝的年号,东风拂来,吹得我泪水落下了天涯,流落在这遥远的异地。苏武还有回归的时候,国家安定;我的老丞相也没有离开朝廷就去世了,他的子孙也不存在。志士丧失国家的政权是不容易的,懂得命运的人也不会叹息。我生平爱好看忠臣的传记,即使自己也会陷入困境之中。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叛乱后,杜甫被俘至长安,在狱中写了《三别》。此篇为三别中的第三首。

“忽报”四句,追忆《汉书》记载汉朝年号之事。“忽报”即突然得知消息,“忽”,一作“忽闻”。诗人听到这一消息,不禁悲从中来。他想到苏武在匈奴度过了十九年,虽然身处异域蛮荒之地,却仍不忘汉室之恩,忠诚不渝,终于得以回到长安,而自己呢!“东风吹泪落天涯”一句,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悲痛之情。

颔联两句用典。《汉书·苏武传》:“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汉书·西域传》:“汉使者既至乌孙。昆莫数与汉使争其奴婢。汉使怒,曰:‘而乃欲降汉,何以予为!”昆莫大惭,遣子入侍,敢当比。于是李陵、苏武皆有列传。”此处指苏武虽被俘,但最终能回到长安,而自己呢?

颈联两句写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汉书·苏武传》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又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鬓皓然。”诗人由此想到苏武虽有九死一生之难,但始终坚守忠义,最后终得归来。而自己呢?“老相”、“兼无”两词写出了自己已进入迟暮之年的无奈。

尾联两句抒发自己的感慨。诗人想到苏武虽然历经艰险,但仍矢志不移,坚持自己的信仰。而自己呢?却因贪恋权位,最终陷入了奸佞小人的圈套之中。《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载:“范睢于是走魏王,魏昭王以为大夫,应侯反不任事,范睢日益贵盛,大夫权重,遂与应侯谗,昭王日衰,数如秦,卒穷。……应侯日以削,到死于杜邮。”这里“烈士丧元心不易”,意谓苏武坚守节操的精神令人钦佩。同时,也讽刺那些背叛国家,贪生怕死的奸诈之徒,他们不懂得命运,更谈不上什么天命了。“达人知命事何嗟”,意谓达者自知天命,不会哀叹命运的不济。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全诗借苏武的事迹,抒发了对忠贞守节精神的歌颂,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