旄头初俶扰,义士皆痛愤。
乾坤空峥嵘,向者留遗恨。
诗句如下:“旄头初俶扰,义士皆痛愤。乾坤空峥嵘,向者留遗恨。”
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末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反映了他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深切的关注。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抗元军侵扰时的坚定立场和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首句中的“旄头”指的是古代战争中用以指挥的旗头,这里用来象征混乱和不安。“俶扰”则意味着开始扰乱,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初期的紧张局面。紧接着的“义士”即有志之士,表达了诗人对于志同道合者的呼唤。
第二句“义士皆痛愤”,进一步强调了这些志士的共同情感——对入侵者的强烈愤怒与不满。这种情感不仅仅是愤怒,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是他们对故土和人民的深沉承诺。第三句“乾坤空峥嵘”,则通过对天空景象的描绘,暗示了国家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之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可能充满变数的忧虑。末句“向者留遗恨”,则是诗人对自己未能阻止战争继续的遗憾,以及对未能保护国家和人民安全的自责。这不仅是个人的情感宣泄,也是对整个时代的反思和哀悼。
《江西第六十九》不仅以其雄壮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感动了无数读者,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值得人们深入探讨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