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暮南征,我马向北嘶。
荆棘暗长原,子规昼夜啼。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依据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最后总结作答。此诗前两句是写景,后两句是抒情,全诗抒发了诗人在边塞的思乡之情。浮云暮南征,我马向北嘶(写景);荆棘暗长原,子规昼夜啼(抒情)。浮云:游丝般的白云;暮:傍晚时分;南征:向南远行。我马向北嘶:战马因久役而疲惫,发出悲鸣之声。子规:即杜鹃鸟,又名杜宇、催归、子余等,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死后魂魄所化。啼:鸣叫。这两句写诗人骑马行进在荒无人烟的边关大漠上,天边飞来一片片白云,远处传来阵阵战马嘶鸣声。诗人不禁想到自己万里迢迢来到边关,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故乡,不禁愁绪满怀。荆棘暗长原:指荒凉的原野中长满了荆棘。子规昼夜啼:子规鸟不分昼夜地啼叫不止。这里以子规的叫声烘托诗人内心的愁绪。
【答案】
①浮云:游丝般的白云。②南征:向南远行。③我马:我的战马。④北嘶:向北哀鸣。⑤长原:荒野的原野。
⑥子规:即杜鹃鸟,又叫杜宇、催归、子余等,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死后魂化而成。⑦日夜啼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不停地啼叫。⑧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戍楼之上的景色。首联写景,点明了时间和空间
,为下文的抒情蓄势。颔联写景,描绘出了边城荒原上的凄凉景象,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使诗人感
情更加浓重。颈联写景,进一步渲染了戍楼之上的环境气氛。尾联抒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