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牌毡笠号公卿,不直人间一唾轻。
但愿扶桑红日上,江南匹士死犹荣。

【注解】

唆都:指元代的唆都台;虎牌毡笠号公卿:指唆都是虎牌将军,官至中书令,封魏国公;不直人间一唾轻:意为他不怕别人唾弃;但愿扶桑红日上:意思是希望日本国早日光复中国;江南匹士死犹荣:意思是江南有志之士,即使死了也感到光荣。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唆都所作。唆都是蒙古人(一说西域人),曾任中书令、魏国公,后被赐死。唆都曾率军攻宋,但屡战屡败,被降服。诗作表达了作者对元朝灭亡的忧虑和对民族英雄的怀念之情。

首句“唆都”点题,说明此诗为元代唆都所作。

第二句“虎牌毡笠号公卿”,描写了唆都的形象:头戴虎皮帽,身披毡笠,号称公卿。这两句描绘了唆都威风凛凛的样子,同时也暗示了他对元朝统治的不满和对宋朝的向往。

第三句“不直人间一唾轻”,表达了唆都对元朝统治的不满和对宋朝的向往。他认为,元朝的统治如同一泡污浊的泥水,不值得一提。而宋朝则是一片光明的天空,值得他去追求。

第四句“但愿扶桑红日上”,表达了唆都对日本光复中国的渴望。他认为,只要日本能够摆脱元朝的统治,恢复中国的领土,那么他就会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最后一句“江南匹士死犹荣”,则进一步强调了唆都认为江南有志之士为国家的复兴而英勇奋斗的精神是可敬可敬的。他认为,这些志士虽然已经死去,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闪耀着光芒。

这首诗通过对唆都形象的塑造和对元末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展现了唆都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对于民族精神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民族英雄的怀念之情和对历史事件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