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爱泉石,长揖离公卿。
结屋青山下,咫尺蓬与瀛。
至人不可见,世尘忽相缨。
业风吹浩劫,蜗角争浮名。
偶逢大吕翁,如有宿世盟。
相从语寥廓,俯仰万念轻。
天地不知老,日月交其精。
人一阴阳性,本来自长生。
指点虚无间,引我归员明。
一针透顶门,道骨由天成。
我如一逆旅,久欲蹑屩行。
闻师此妙诀,蘧庐复何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筛选出相应的诗句答题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遇灵阳子谈道赠以诗”是要求赏析诗歌内容;然后浏览全诗,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并结合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具体分析;最后结合重点词句的手法和情感进行分析。
“昔我爱泉石”:以前我热爱山水。泉石:指山泉与岩石。“长揖离公卿”,表示自己不愿同流合污(指当官)。长揖,拱手行礼,表示谦卑。离,离开。“结屋青山下”:在青山下面建了小屋。这里用“结屋”表现隐居生活的安适。“咫尺蓬与瀛”,形容住所很近,就像蓬莱仙山一样。
“至人不可见”:圣人是难以企及的人。“世尘忽相缨”,世上的尘世繁华忽然就缠住了自己的心性。“业风”,佛教语,比喻世俗的名利欲望。“浩劫”:佛家语,比喻大难。“蜗角争浮名”,“蜗角”即蜗牛角上,古人传说蜗牛壳上的两个小突起角,用来支撑蜗牛身体的。“争浮名”,为名利而争持不休。
“偶逢大吕翁”:偶然遇到了一位老翁。“如宿世盟”,如同过去有约定的老朋友。“宿世盟”,指前世有约定的友情。“相从语寥廓”:相互交谈很畅快。“俯仰万念轻”,“俯仰”,指一低头一仰头,这里形容诗人心情轻松愉悦。“万念轻”,形容诗人心中杂念尽消。
“天地不知老”:天与地都不知道衰老,这里借指人生。“日月交其精”,“交”,通“浇”。日月都交注了精华,这里指日月都充满了光明。“阴阳”,泛指天地万物。“性”,指人的本性。“本来自长生”,本来人的本性就是长生不老的。“长生”,指永远活着。“指点虚无间”,“指点”,指指点迷津。“虚无间”,指虚无飘渺的境界里。“引我归员明”,“员”,圆。“明”,明亮。引我回到明亮的地方。这里指回到道教的仙境。
“一针透顶门”:指得到仙人的指点。“道骨由天成”,“道骨”,道家修炼成的仙骨。“由天成”,天生而成。“我如一逆旅”,“逆旅”,旅店,客店。“我如一逆旅”,我如同一个客店,寄居他乡。“久欲蹑屩行”,长久以来都想穿着鞋行走江湖。“屩,鞋子,也指代行者。”蹑屩行”指远离仕途的隐居生活。
“闻师此妙诀”:听了这位老师传授的精妙秘诀,感到十分欣慰。“蘧庐复何情”,“蘧庐”是竹编的篱笆房。“复何情”,“复”,又的意思。“情”,指情趣、兴致。“闻师此妙诀”是说听到老师传授的精妙秘诀。
诗歌翻译:
以前我非常喜爱山水,经常长揖拜别公卿。
在青山之下建了小屋,住处很近就像蓬莱仙山一样。
圣人难以企及,世间繁华缠绕人心无法自拔。
为追求名利所追逐,如同蜗牛角上的争斗,为了名与利争执不休。
偶尔遇到一位老翁,如同前世有约定的朋友。
我们畅谈着心中的疑惑和想法,心情舒畅无比轻松。
天地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老,日月交会着它们的精华。
人的本质就是长生不老,这是上天赋予我们的天赋。
指点迷津,让我们回归到明亮的地方,那里是道家修炼的仙境。
仙人给了我一针,我的道骨是由天生成,我如同一个客店,寄居他乡。
长久以来就想穿着鞋子行走江湖,远离官场的羁绊。
听到老师的精妙秘诀,我感到十分欣慰,我又怎能不感到欣喜若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