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屐穿云去,山深喜路通。
人家烟色里,古寺水声中。
金溅星犹在,丹成灶已空。
吹箫人不见,台下想仙风。

诗句解析:

  1. “蜡屐穿云去”
  • 蜡屐:一种用蜡制成的鞋,常用于登山或步行。
  • 穿云:形容行走在云层之上,极言其高远和迅速。
  • 这句描述了诗人穿着蜡屐快速地行走在云间的情景。
  1. “山深喜路通”
  • 山深:表示山路陡峭或遥远,通常用以形容自然景观的壮观与艰险。
  • 喜:这里表达了对道路畅通的欣喜。
  • 句中透露出虽然山路艰难,但因道路畅通而感到庆幸的心情。
  1. “人家烟色里”
  • 烟色:指炊烟缭绕的景象,常用来描绘田园生活或村落的宁静。
  • 这句描述了诗人行走在烟雾缭绕的村庄中。
  1. “古寺水声中”
  • 古寺:指的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寺庙。
  • 水声:可能是指寺庙附近的溪流或者瀑布的声音。
  • 这句描述了诗人在寺庙旁听到的水声中。
  1. “金溅星犹在”
  • 金溅:字面意思是金色的液体飞溅,这里比喻瀑布或河流。
  • 星犹在:意指星星仍在天空闪烁,强调时间的流转。
  • 这句描述了瀑布或水流的动态美以及星辰的美丽。
  1. “丹成灶已空”
  • 丹成:通常用来形容炼丹成功,这里可能暗指修行或炼药的过程。
  • 灶已空:意味着炉火已经熄灭或已完成了某种仪式或修炼。
  • 这句描述了修行或炼药完成的场景,带有一丝超脱世俗的意味。
  1. “吹箫人不见”
  • 吹箫:传统上指使用竹制箫管吹奏的音乐,常用于诗歌中表达思念之情。
  • 人不见:形容所思之人已不再出现。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某人离去后的怀念和惆怅。
  1. “台下想仙风”
  • 台下: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如山台或观景台。
  • 想仙风:指想象着如同仙人般超凡脱俗的境界。
  • 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仙境或理想生活的向往。

译文:
穿过云层的蜡屐轻盈前行,山道深处道路通达。
穿越烟雾缭绕的村庄,古老的寺庙水声潺潺。
金色的液体飞溅,星光依旧灿烂,炼丹已成空谷。
吹箫的人早已不见踪影,只能在山下想象那飘渺的仙风。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境画面。首先,诗人利用“蜡屐穿云”这一形象动作展现了自己不畏艰难、追求极致的精神风貌,同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着,“山深喜路通”表达了诗人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对于人生道路的豁达态度。

诗中的“人家烟色里”和“古寺水声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尤其是“金溅星犹在”,这里的“星犹在”不仅仅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更是对生命不息、希望永存的象征意义。此外,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现实无法达到的理想境界的深深眷恋,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哲理性和深刻的情感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