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姓同年友,吾心久已降。
宾王误第四,江夏本无双。
刺不投东阁,吟惟坐北窗。
胸中蕴经济,可惜未施邦。
王夷仲校书挽词的原文为:“同姓同年友,吾心久已降。宾王误第四,江夏本无双。刺不投东阁,吟惟坐北窗。胸中藴经济,可惜未施邦。”下面是诗句的逐句解释以及其翻译:
- “同姓同年友”:表达了与王夷仲有同姓同年的深厚友谊。这里的“同姓”指的是两人有着相同的姓氏,“同年”则表明两人是同年考中的。在古代社会,这样的关系往往意味着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情感纽带和相互之间的支持。
- “吾心久已降”:表达了诗人对王夷仲的情感已经深入到了心底,这种情感是长期的、深沉的。这里的“降”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如同江河般滔滔不绝,难以平息。
- “宾王误第四”:这里的“宾王”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个官职或称号,而“误第四”则表示在某个方面王夷仲可能有所失误或者不如人意。这反映了诗人对王夷仲既有认可也有批评的态度。
- “江夏本无双”:这里的“江夏”可能是王夷仲的家乡或籍贯,而“本无双”则表示王夷仲在众人之中独一无二,无人能及。这种评价既体现了诗人对王夷仲才华的高度认可,也反映了诗人对其独特性格和才能的赞赏。
- “刺不投东阁”:这里的“刺”可能指的是王夷仲的官职或者某种身份,“不投东阁”则是说他没有像某些人那样去追求名利,而是选择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方式。这种行为在古代社会中是受到尊敬的,因为它代表了清高和自律。
- “吟惟坐北窗”:这里的“吟”可能指的是吟咏、创作,“北窗”则表示诗人经常坐在北窗下吟诗作赋。这种生活方式在古代文人中是很常见的,它体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 “胸中藴经济”:这里的“胸中”指的是内心世界,“经济”可能是指经济治理或经济思想。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治国安邦的经济智慧,但这种智慧尚未付诸实践。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待。
- “可惜未施邦”:这里的“施邦”意味着将所学所思应用到国家和社会中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而“可惜未施邦”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可能性的遗憾和惋惜。这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的深刻感悟。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朋友才能的认可与期望。同时,通过对友人生活态度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淡泊名利、注重精神修养的赞赏。最后,通过表达对友人未能充分发挥才华的惋惜,传达了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