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志诸墓,有言何敢私。
如宾最相敬,无妒似知诗。
孝合从姑葬,贤宜举郡悲。
明朝是重九,忍看菊花枝。

这首诗是诗人对逝去的亲人表达哀思和怀念之情的作品。下面是逐句解释及注释:

  1. 我欲志诸墓,有言何敢私。
    我打算将我的思念铭刻在墓碑上,但我有什么不敢私语呢?

  2. 如宾最相敬,无妒似知诗。
    像朋友一样最为尊重的人,不嫉妒就像是懂得诗歌一样。

  3. 孝合从姑葬,贤宜举郡悲。
    如果长辈(姑)去世,应该由整个郡县共同哀悼;如果是贤人去世,应该让整个郡县的人都感到悲痛。

  4. 明朝是重九,忍看菊花枝。
    明天是九月九日重阳节,不忍看到那菊花凋谢枯萎的枝条。

译文

我想把我的思念刻在墓碑上,但我有什么不敢私下诉说吗?
就像朋友一样最受尊敬的人,不嫉妒就像懂得了诗歌的道理。
如果长辈(姑)去世,应该让整个郡县共同哀悼;如果是贤人去世,应该使整个郡县的人都感到悲痛。
明天是九月九日重阳节,不忍看着那菊花凋谢的枝条。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者的诗。诗人通过“挽令”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哀悼之情。首联直接点明自己要向坟墓传达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并表示自己的言辞不会私自泄露给外人。颔联通过比喻赞美那些值得尊敬的人,与亲人相比,他们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情谊,不会有嫉妒之心。颈联则进一步强调了对逝者亲属的同情和哀悼之情,以及对于整个郡县人们的感召力。尾联则抒发了面对重阳节时,不能看到盛开的菊花而感到悲伤的情感。整首诗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充分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哀思。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待亲友死亡的哀悼习俗和情感表达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