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霜台屡犯颜,未回天听已身闲。
爱君忧国寸心赤,感物伤时双鬓班。
文举才疏意徒广,子云思苦语尤艰。
尚书左史虽知我,超海应难挟太山。

【注释】

霜台 指朝廷。

爱君忧国寸心赤,感物伤时双鬓班。(《送严公瑾谪官龙岩》)“霜台”:这里借指朝中。“爱君忧国寸心赤”:意即我为君王为国家担忧而内心充满了赤子之心(赤:真诚、忠心)。

文举才疏意徒广,子云思苦语尤艰。(《答李生书》)“文举”指诸葛亮,“子云”指扬雄。“才疏意徒广”:意即我的才能不够深厚,然而志向却非常远大。

尚书左史虽知我,超海应难挟太山。(《送严公瑾谪官龙岩》)“尚书左史”:指严嵩的官职,“尚书”是明代官名,“左史”是御史。“超海”:超越大海,比喻超越困难。“挟太山”:挟持泰山,比喻有强大的力量。

【赏析】

这首诗是张大猷写给严嵩的信,信中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严嵩的深深忧虑。诗中说:“霜台屡犯颜”,指的是严嵩多次冒犯皇帝的意思。“未回天听已身闲”:意思是说,虽然还没有回到皇帝身边,但已经感到自己被冷落、受委屈了。接着又写自己对国家和君主的忧虑:“爱君忧国寸心赤,感物伤时双鬓班。”意即自己对君王和国家的忧虑,使得满腔热血都化为泪水了。最后,又表达自己的志向:“文举才疏意徒广,子云思苦语尤艰。”意即自己虽然能力不足,但是志向却非常高远。“尚书左史虽知我,超海应难挟太山。”意即虽然有人了解我,但是我要超过大海去实现我的志向。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严嵩深深的忧虑和期望他能够超越困难,实现自己的志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