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石刻满西州,不惜明珠辄暗投。
诗泣鬼神追雅颂,义深君父妙春秋。
随身连轸崔评事,插架悬签李邺侯。
扫室焚香读终卷,光芒万丈照螺洲。
子应赠蜀中石刻十卷诗以谢之
金华(金华山),石刻满西州,不惜明珠辄暗投。
子应(子应,即子应县),在四川,金华石刻多在这里刻制,作者对子应县的深厚感情,故有此诗赠予他。金华,即金华山,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是一处著名的道教圣地。石刻,指刻在石上的诗文、图画等艺术品。万州(今重庆市万州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势险峻,风景秀丽,历史上文人墨客常在此留下足迹。
诗泣鬼神追雅颂,义深君父妙春秋。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金华山石刻艺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诗泣鬼神追雅颂”一句,意指金华山石刻上的文字能够感动鬼神,追述古代的礼仪和颂扬。“义深君父妙春秋”,则是指金华山石刻中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形象深刻地展现了他们的品德和智慧。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有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随身连轸崔评事,插架悬签李邺侯。
这首诗描绘了金华山石刻的艺术魅力和收藏家对它们的喜爱之情。“随身连轸崔评事”一句,意指这些石刻就像是携带着整个车厢一样,让人无法抗拒其美丽和价值。“插架悬签李邺侯”一句,则是说有人将它们挂在架子上,让它们展示自己的风采。这里提到了两位收藏家的名字,分别是崔评事和李邺侯。
扫室焚香读终卷,光芒万丈照螺洲。
最后一句,描述了作者在家中阅读金华山石刻的情景。“扫室”一词,意为打扫房间、清理空间,这里指的是作者将书房整理干净以便更好地欣赏石刻。“焚香”一词,则是指烧香拜佛,以示对佛像或文物的敬意。“光芒万丈照螺洲”,则是指金华山石刻散发的光芒照亮了周围的环境,也照亮了作者的心灵。这里的“螺洲”指的是一个小岛,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金华山石刻的古诗,通过对金华山石刻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喜爱。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诗人还通过描绘自己的读书场景,展现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文化的热爱。整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