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博仁言亟奏闻,恩光万里烛夔门。
纲船已免□□□,栈道不应愁鹘孙。
村落烟馀烟火□,□□□息斧斤痕。
坐看巴蜀回生意,放我欢呼到酒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析和赏析:

闻马纲复行旧路圣主之恩诸公奏议之力

译文

听说您(韦皋)再次踏上曾经走过的那条旧路,这是皇上赐予您的恩典,也是各位大臣们联名上奏请求的结果。

注释

  1. :听说、得知。
  2. 马纲:这里指的是马纲将军,即韦皋。
  3. 圣主:指皇帝。
  4. 恩典:恩惠和典章制度。
  5. 奏议之力:通过上奏的方式获得的支持和助力。
  6. 巴蜀”:古代四川一带的别称。
  7. 旧路:以前走过的路。
  8. 夔门:古地名,今位于重庆市奉节县东,长江三峡的西入口。

赏析

诗的开头表达了对韦皋重新踏足旧路的敬意以及朝廷对他的支持。”圣主之恩”与”诸公奏议之力”表明了这次行动得到了皇帝的恩赐和支持,以及多位大臣的共同倡议。这反映了朝廷内部对韦皋的支持和信任,也显示了朝廷对地方官员的信任和重视。

利博仁言亟奏闻,恩光万里烛夔门

译文

韦皋的仁爱之言频频提出,急需上奏报告。他的光芒照耀着远方万水千山,照亮了夔门关。

注释

  1. 利博仁言:指韦皋以仁慈和明智的话语来陈述自己的主张。
  2. 亟奏闻:急忙向皇帝报告或上呈奏章。
  3. 恩光:恩惠之光,此处指皇帝的恩泽。
  4. :照亮,照耀。
  5. 夔门:位于今重庆奉节县西北瞿塘峡口,为三峡之一。
  6. 万水千山:形容路途遥远。
  7. :照亮。
  8. 夔门关:位于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的瞿塘峡口,是三峡中最为险峻之处。

赏析

这句诗赞扬了韦皋的仁政和智慧,他的建议和上奏如同光芒四射,照亮了整个国家,特别是照亮了他所在的夔门,使得那里的百姓受益。这里的“烛”字用得极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夔门在阳光照射下的景象,同时也象征着韦皋的影响力遍及各地,照亮了国家的边疆。

纲船已免□□□,栈道不应愁鹘孙

译文

韦皋已经免除了您的船只税,栈道上也不再让您担忧像鹘鸡一样飞翔的乌鸦。

注释

  1. 纲船:这里指韦皋管理的船只。
  2. □□□:可能是指某种税负或是其他形式的负担。
  3. 栈道:古代用于运输军粮、物资的山路。
  4. 愁鹘孙:比喻忧虑或困扰。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韦皋减轻了对某位官员(可能是韦皋的下属或友人)的经济压力或责任,使他不再为这些负担感到忧愁。同时,也暗示了韦皋对国家事务的关心和对民众生活的改善。”不应愁鹘孙”则表达了一种解脱和安心的情感,意味着这位官员因为得到了韦皋的帮助而不再为琐事烦恼,可以更加专注于更重要的事情。

村落烟馀烟火□,□□□息斧斤痕

译文

村落上空飘荡着炊烟余味,山林间留下了斧头的砍削痕迹。

注释

  1. 烟火□:可能是指炊烟缭绕的景象。
  2. □□□息斧斤痕:描述山林被砍伐后留下的斧头痕迹。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色,炊烟缭绕在村庄上空,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同时,山林被砍伐后留下的痕迹,也反映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种描写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坐看巴蜀回生意,放我欢呼到酒尊

译文

我悠闲地坐着观看巴蜀地区逐渐复苏的生意,现在可以畅饮美酒,庆祝胜利。

注释

  1. 巴蜀:古代四川一带的别称。
  2. 回生意:复苏的生意。
  3. 放我:让我得以。
  4. 欢呼到酒尊:尽情地欢笑,举杯庆祝。

赏析

最后一句诗是对前面诗句情景的一种升华,表达了诗人在看到国家繁荣、人民生活安定之后的喜悦心情。这里的“欢呼到酒尊”不仅仅是对个人喜悦的表达,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和社会整体进步的欣慰和自豪感。整首诗通过描绘韦皋的政策效果和个人经历,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治国景象,既有对个人境遇的关照,也有对国家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