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年友七乡人,劝酒那容耳不闻。
尚齿自惊多白发,论文堪笑有红裙。
诗篇共约题孤屿,游宦犹疑在五云。
此会此时宁易得,明朝风月两州分。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做这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诗,仔细分析,结合题目中给出的要求进行作答。本题的考点是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语言:诗歌的语言(包括词语、句子、用词等)。技巧:诗歌的技巧。“至福唐会乡人丁镇叔张器先甄云卿项用中赵知录薛主簿同年孙彦忠草酌试院”中的关键词是“至福唐会”,意思是说在唐朝时期有位名叫“至福”的人,他住在唐州,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唐河县。“同年友七乡人,劝酒那容耳不闻。”中的关键词是“同年友”,意思是同乡之辈。“尚齿自惊多白发,论文堪笑有红裙。”“尚齿自惊多白发”中的关键词是“尚齿”,意思是年龄尚小,年幼无知。“文章堪笑有红裙”中的关键词是“文章”,意思是文章的内容。“诗篇共约题孤屿,游宦犹疑在五云。”中的关键词是“诗篇”,意思是诗词歌赋。“此会此时宁易得,明朝风月两州分。”中的关键词是“此会”,意思是这次聚会很难再次得到。“风月”中的关键词是指风景和月色。“两州分”中的关键词是“州分”,意思是分开居住。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唐州聚会时写的一首七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相聚难再的遗憾之情。
【答案】
①至福唐会。唐州,今河南唐河县。②同年友⑦七乡人。③劝酒④那容耳不闻。⑤尚齿⑥自惊多白发。⑦文章⑧堪笑⑨有红裙。(每空3分,第
三、四、五、六、七句各1分)
译文:
在这唐州的聚会上,有位叫至福的人,住在唐州,也就是如今的河南唐河县。我们这些同乡的朋友,都是来参加这聚会的。劝酒的时候,那些酒杯怎么容得下我们的耳朵不闻呢?年纪尚小,年幼无知,自己都惊讶地发现已经有许多白发了。写文章的时候,怎么能笑得出有红裙子呢!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唐州聚会时写的一首七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相聚难再的遗憾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