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云榭倚阑干,兴已遥驰郭外山。
风伯如嫌俗驾至,禅房疑为病夫关。
铃斋倦卧眼界寂,诗社免陪心境闲。
蜡屐何时破吾愿,与君舒啸翠微间。
【注】:
- 知宗游延福有诗见怀次韵以酬:知宗游览延福寺时,有诗赠予我,我因此写下这首次韵诗来酬答。
- 向来云榭倚阑干:以前我在云榭凭栏远眺。
- 兴已遥驰郭外山:兴致已经飞向城外的山峰。
- 风伯如嫌俗驾至:风神如果嫌弃俗气的车子到达。
- 禅房疑为病夫关:禅房好像成了病人的关口一样。
- 铃斋倦卧眼界寂:钟斋中我倦卧,看到的世界一片寂静。
- 诗社免陪心境闲:由于没有参加诗社,我的心境变得悠闲。
- 蜡屐何时破吾愿:蜡屐什么时候能打破我的心愿,与您一起在翠微之间舒啸?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的一次赠别之作。首句“向来云榭倚阑干,兴已遥驰郭外山”表明了诗人曾经欣赏过风景,并且心情愉悦。第二句“风伯如嫌俗驾至”,则表示诗人认为风神对于俗气的车辆感到不悦,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自由和对世俗的不满。第三句“禅房疑为病夫关”,则是诗人对禅房的误解,似乎它变成了病人的关口。
接下来的四句,“铃斋倦卧眼界寂,诗社免陪心境闲”,“铃斋”指的是钟斋,这里用“倦卧”形容诗人的疲惫,“眼界寂”则表达了诗人的世界变得宁静。而“诗社免陪心境闲”则说明因为诗人没有参加诗社,他的心境变得悠闲。
最后一句“蜡屐何时破吾愿,与君舒啸翠微间”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即期待有一天能够摆脱世俗的羁绊,与友人在翠微之间一同舒啸。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自由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