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举客满坐,渊明酒盈尊。
虽无古高躅,妙意亦常存。
【注释】
饮亭:即饮亭楼。率饮亭是晋代陶渊明的故居,位于今安徽宣城泾县桃花潭畔,这里建有“率饮亭”和“陶公祠”。二十绝:二十首诗。
【赏析】
陶渊明,东晋大诗人,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而名垂千古。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不尚雕琢而著称。此诗所咏之景为“率饮亭”,陶诗中的“饮亭”多指陶渊明的故居所在地。这首诗就是写陶渊明在“饮亭”中饮酒时,周围满座高朋,主人渊明举杯畅饮,酒意正浓,不觉已是夜阑人静时分。此时渊明想起当年隐居田园,饮酒赋诗,心旷神怡的生活,虽已不再,然而那种超然物外的心境与高洁的品格,却永远留在了世人心中。
诗的首句“文举客满坐”,说的是渊明故居的宾客盈门。文举,指东晋著名文人殷浩。《世说新语·简傲》载,殷浩任扬州刺史,镇守会稽,自命不凡,经常招集一些名士来宴饮,并自命清高。他每次宴请,都让名士们穿好衣服、戴好冠帽才肯入席;有时甚至让名士们脱掉鞋子,赤着双脚,才肯进座。因此被后人称为“文举”。这两句说,文举殷浩的客人众多,座无虚席。次句“渊明酒盈尊”,说的是陶渊明举杯邀月,饮酒赋诗。陶渊明嗜酒成性,他常说:“吾衰竟谁慕?愿游名山阴。”(《杂诗》其五),又云:“登高望所思,丘墓蔽山冈。”(《拟古》其四)可见他一生好酒。这两句说,虽然陶渊明的故居附近有许多高朋雅士,但渊明本人却并不十分在意。他一边饮酒,一边吟诵着陶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其五》)这是何等的超然!这是何等的洒脱!第三句“虽无古高躅”,说的是陶渊明尽管生活清贫,但却能保持一种清高的心态,不受世俗污染,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两句说,虽然陶渊明没有像古代的高官贵人那样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他却能以超然的心境去面对生活。第四句“妙意亦常存”,说的是尽管陶渊明已经离开了官场,但他留给世人的那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高洁的品格却永远留在了世人的心中。这两句的意思是:虽然陶渊明没有像古代的高官贵人那样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他却能以超然的心境去面对生活,即使他已经离开了官场,但他留给世人的那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和高洁的品格却永远留在了世人的心中。这种心境和品格是永远不会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