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粗能饮,圣贤时复中。
林间十二子,宾主自清风。

以下是对“率饮亭二十绝”的逐句翻译:

  1. 吾门非北海,安得客满坐。
  • 解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家门不足以容纳众多宾客的失望和无奈。北海,通常指北海王族或北海道,是古代尊贵的象征。在这里,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无法提供足够空间以容纳大量客人的遗憾。
  • 注释: 这里的“安得”意为“怎么能够”,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同时,“客满坐”意味着客人坐满了整个场所,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无奈。
  1. 有亭名率饮,邻里日相过。
  • 解析: 此句描述了一个名为“率饮”的亭子,并且这个亭子成为了邻里之间交往的中心。
  • 注释: “日相过”表示每天人们都会去这个亭子里聚集,享受彼此的陪伴。这不仅体现了亭子的地理位置优越,也反映了它在当地社区中的重要地位。
  1. 苍头稍知耕,赤脚颇能酿。
  • 解析: 这句诗描述了那些从事农业劳作的人们,他们的工作包括耕种和酿酒。虽然他们可能没有受过太多教育,但他们的技能却非常实用。
  • 注释: “苍头”指的是家仆,“知耕”即擅长耕种。而“赤脚颇能酿”则描绘了这些劳动者赤脚踩在泥土上,熟练地操作着农具,酿造出美味的酒水。这展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的尊重。
  1. 有田俱种秫,我日坐亭上。
  • 解析: 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农民与亭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他们不仅种植庄稼,还经常来到亭子休息、交流。
  • 注释: “秫”是一种谷物,这里特指高粱,是酿酒的主要原料之一。因此,这里的“我日坐亭上”不仅仅是一个动作的描述,更是一个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农民与亭子之间的和谐共生。
  1. 幽亭阔方丈,修竹种千百。
  • 解析: 这句诗描述了亭子的广阔和周围的自然环境。
  • 注释: “幽亭”意味着这个亭子位于一个幽静的地方,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而“修竹种千百”则描绘了亭子周围种植了大量的竹子,形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这不仅为亭子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景观,也为来访者提供了一个休憩的好地方。
  1. 有时人不来,影月为吾客。
  • 解析: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孤独和自由的情感,当人们不来时,只有月亮作伴。
  • 注释: “有时人不来”意味着不是每个时刻都有人来访问这个亭子,这可能是由于天气或其他原因。然而,即使没有客人,亭子依然美丽,因为它有自己的影子和月光作为朋友。
  1. 富贵有天命,安贫士之常。
  • 解析: 这句诗探讨了富贵与贫穷的宿命论观点。
  • 注释: “富贵有天命”意味着富贵是命中注定的,不可强求。而“安贫士之常”则表示安于贫穷是一种常态,不必感到羞耻或不安。
  1. 聊为真率饮,未用利名忙。
  • 解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追求真实自然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过分追求名利。
  • 注释: “真率饮”意味着以真诚和坦率的方式饮酒。而“未用利名忙”则表明诗人不需要为追求名利而忙碌。这种生活方式更加简单和纯粹,反映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
  1. 老去识交情,兴来怀酒伴。
  • 解析: 这句诗表达了随着年龄增长,诗人越来越珍视与朋友之间的友情。
  • 注释: “老去”指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开始更加珍惜与朋友的时光。“识交情”意味着他懂得了真正的友情是多么难得和珍贵。而“兴来怀酒伴”则描绘了他在某个时刻,当心情愉快时,会怀念与朋友们一起饮酒的情景。
  1. 山林车马稀,风月壶觞满。
  • 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喧嚣的城市,回归自然的宁静生活。
  • 注释: “山林车马稀”意味着在山林里,车辆和马匹都很稀少,象征着城市的繁华已经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而“风月壶觞满”则形容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用酒来享受自然的美好。这里的“壶觞”是一种古代的酒器,用来盛酒。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1. 文举客满坐,渊明酒盈尊。
  • 解析: 这句诗引用了两位古代文学家的典故,用以表达对高雅文化的赞赏。
  • 注释: “文举客满坐”中的“文举”指的是汉代的文学家扬雄,他在《剧秦美新》一文中称赞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天下太平,文教兴盛。而“渊明酒盈尊”中的“渊明”指的是东晋时期的隐士陶渊明,他的诗作《归园田居》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句子,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两个典故都体现了诗人对于高雅文化和自然生活的向往。
  1. 虽无古高躅,妙意亦常存。
  • 解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没有古代先贤那样辉煌成就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深刻意境。
  • 注释: “虽无古高躅”意味着诗人虽然没有达到古代先贤那样的高度成就,但他仍然有自己的特色和成就。“妙意亦常存”则表明即使这种独特性可能不会立即被人理解或认可,但它仍然是存在的。
  1. 文字粗能饮,圣贤时复中。
  • 解析: 这句诗强调文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即能够喝酒并理解圣贤之道。
  • 注释: “文字粗能饮”表明诗人认为自己虽然文字水平不高,但至少能够喝酒这一基本能力。“圣贤时复中”则是说有时候能够理解和领悟圣贤的道理也是必要的,尽管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这句话既展示了诗人的谦逊态度,也反映了他对于文人角色的理解。

通过对王十朋的《率饮亭二十绝》的深入解读,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其优美的诗句,还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人生的独到见解和深沉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