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头可断,讵肯以城降。
斯可为忠矣,至今名此邦。
注释:夔路十贤指的是唐代夔州的十个贤士,严刺史指严武。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前两句写唐肃宗时期,在安史之乱中投降的将领有李光弼、郭子仪、来瑱等十人。后两句写这十人的忠诚事迹永垂史册。全诗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宁死不屈的精神。
将军头可断,讵肯以城降。
斯可为忠矣,至今名此邦。
注释:夔路十贤指的是唐代夔州的十个贤士,严刺史指严武。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前两句写唐肃宗时期,在安史之乱中投降的将领有李光弼、郭子仪、来瑱等十人。后两句写这十人的忠诚事迹永垂史册。全诗赞扬了他们以身许国、宁死不屈的精神。
故乡不与同归出自《出州宅》,故乡不与同归的作者是:王十朋。 故乡不与同归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故乡不与同归的释义是:故乡无法与我一同归还。 故乡不与同归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故乡不与同归的拼音读音是:gù xiāng bù yǔ tóng guī。 故乡不与同归是《出州宅》的第4句。 故乡不与同归的上半句是: 惆怅同来德耀。 故乡不与同归的全句是:惆怅同来德耀
惆怅同来德耀出自《出州宅》,惆怅同来德耀的作者是:王十朋。 惆怅同来德耀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惆怅同来德耀的释义是:惆怅同来德耀:心中感到忧愁,与德耀相伴而来。其中,“惆怅”指忧愁、忧伤,“德耀”可能指有德行的人或德行本身,意指诗人与有德行的人或德行相伴,心中不禁感到忧伤。 惆怅同来德耀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惆怅同来德耀的拼音读音是:chóu chàng tóng
岁月惊人电飞出自《出州宅》,岁月惊人电飞的作者是:王十朋。 岁月惊人电飞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岁月惊人电飞的释义是:岁月惊人电飞: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如同闪电一般飞逝。 岁月惊人电飞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岁月惊人电飞的拼音读音是:suì yuè jīng rén diàn fēi。 岁月惊人电飞是《出州宅》的第2句。 岁月惊人电飞的上半句是:官居到处邮传。
官居到处邮传出自《出州宅》,官居到处邮传的作者是:王十朋。 官居到处邮传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官居到处邮传的释义是:官居到处邮传:官职所在之处都有驿站传递信息。 官居到处邮传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官居到处邮传的拼音读音是:guān jū dào chù yóu chuán。 官居到处邮传是《出州宅》的第1句。 官居到处邮传的下半句是:岁月惊人电飞。
异时同把无缘出自《贡院食新荔观双莲因成六言》,异时同把无缘的作者是:王十朋。 异时同把无缘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异时同把无缘的释义是:异时同把无缘:指在不同时间,本应该一同把玩、欣赏,却因种种原因而无法实现。 异时同把无缘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异时同把无缘的拼音读音是:yì shí tóng bǎ wú yuán。
酒盏莫辞在手出自《贡院食新荔观双莲因成六言》,酒盏莫辞在手的作者是:王十朋。 酒盏莫辞在手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酒盏莫辞在手的释义是:酒杯在手莫推辞。 酒盏莫辞在手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酒盏莫辞在手的拼音读音是:jiǔ zhǎn mò cí zài shǒu。 酒盏莫辞在手是《贡院食新荔观双莲因成六言》的第3句。 酒盏莫辞在手的上半句是:三年三结双莲。
三年三结双莲出自《贡院食新荔观双莲因成六言》,三年三结双莲的作者是:王十朋。 三年三结双莲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三年三结双莲的释义是:三年结双莲,寓意科举考试中连续三次考试都成功,如同莲花并蒂,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三年三结双莲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三年三结双莲的拼音读音是:sān nián sān jié shuāng lián。
两郡两逢新荔出自《贡院食新荔观双莲因成六言》,两郡两逢新荔的作者是:王十朋。 两郡两逢新荔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两郡两逢新荔的释义是:两郡两逢新荔:指在两个不同的郡城都遇到了新鲜的美味荔枝。 两郡两逢新荔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两郡两逢新荔的拼音读音是:liǎng jùn liǎng féng xīn lì。 两郡两逢新荔是《贡院食新荔观双莲因成六言》的第1句。
要令老眼增明出自《觅百叶榴花》,要令老眼增明的作者是:王十朋。 要令老眼增明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要令老眼增明的释义是:要令老眼增明:希望让老年的眼睛变得更加明亮,即希望恢复或增强视力。 要令老眼增明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要令老眼增明的拼音读音是:yào lìng lǎo yǎn zēng míng。 要令老眼增明是《觅百叶榴花》的第4句。 要令老眼增明的上半句是
更觅榴花百叶出自《觅百叶榴花》,更觅榴花百叶的作者是:王十朋。 更觅榴花百叶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更觅榴花百叶的释义是:更觅榴花百叶:进一步寻找开有百叶的榴花。 更觅榴花百叶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更觅榴花百叶的拼音读音是:gèng mì liú huā bǎi yè。 更觅榴花百叶是《觅百叶榴花》的第3句。 更觅榴花百叶的上半句是:锦囊六字尤清。
【注释】 夔路:指夔州道路,夔州是唐代属夔州的县。屈大夫:屈原。《楚辞》有《离骚》,屈原作,其中有“余不忍为此态也”的句子。 谗逐:被谗言诬陷入而被驱逐。遗庙:故去的先贤之庙。濆(fén):水边。酲(chéng)清:清醒如酒。今古独:只有今人能清醒。 【译文】 在屈原沉江后九百多年,我来到这地方凭吊他,看见他的故里。 屈原忠贞为国,却被小人陷害;他死后的庙宇还在江边上
【注释】 秃笔:指笔尖已磨损的毛笔,比喻才思枯竭、文思不敏捷的人。管城:地名,在今河南郑州市附近。中书:官署名,掌管皇帝诏令文书,相当于秘书。侵:侵犯。问汝中书否:问你当了几年秘书?犹言欲尽心:仍然想尽力写出好文章。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所作,诗人自叹才华衰退,希望后生能继自己之后有所作为,但现实却让他失望,于是发出感慨。 首句“管城人已老”,点明自己年迈,用典自比,说自己像管城子一样老了
【注释】 无隐斋:隐居的居处。 我几:我的书桌。 竹风清我襟(jīn):竹风吹拂着我的衣服。 官身心处士:身在官场而心保持高洁的人。 官舍趣山林:官署的居所,如同山林一样幽静。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隐者闲适生活情趣的小诗。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韵脚相同,音调和谐。“檐日照我几”,以日光照晒书桌为兴,暗寓仕途如日中天之意;“竹风清我襟”,以清风涤尘,暗寓志节高洁之志。后二句点出隐居的场所
【释义】 杜甫自比为“夔路十贤”的少陵先生,但自己的抱负和才能却未能得到实现。夔州(今重庆)是古代的诗篇,与《诗经》中的《风》《雅》《颂》并列,都是诗歌中的经典之作。这里的“高配”,指的是将夔州诗篇与《风》《雅》《颂》并列,认为它们的艺术价值很高。 【译文】 子美稷禼志,空抱竟无用。 夔州三百篇,高配风雅颂。 【赏析】 这是一首以杜甫生平自况的诗作。诗人自称为“少陵先生”,意即自己虽才学出众
【注释】 夔路:指夔州,今四川奉节。陆宣公:即陆贽,唐朝著名宰相,因在唐德宗时期力主抗藩有功,后为宪宗所杀。 敬舆:敬慎其身,避嫌远祸。谗谤:指小人的诽谤。 炳然:明亮的样子。仁谊馀:仁义的光辉余韵。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以陆贽为题材,借以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感慨。首句“夔路十贤陆宣公”,点出陆贽为夔州(今四川奉节)人,是唐德宗、宪宗两朝的宰相,名重一时。次句“敬舆避谗谤
【解析】 此诗首句点题:夔路十贤韦丞相。“夔路”指夔州一带,为唐时边陲之地,诗人曾于开元年间任夔州长史,故以夔路自指。次句点明韦丞相的功绩:守盛山,赋诗十二首。盛山,在夔州城西,是唐代名胜之一。《新唐书·文艺传》载,杜甫在夔州时曾作《咏怀古迹》五章,其中第二首即咏盛山:“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三、四句写韦丞相能以尧的事君,遂令诗不朽。尧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