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神仙路不迷,直从洞口到桃溪。
仙人心境无名利,笑我频年渡此溪。

【注释】

仙人渡: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此去:此处。

神仙路不迷:意即通往神仙的大道上并不迷失方向。

洞口:山中入口。

桃溪:在今安徽歙县北,是古代著名的风景区,风景秀丽,有“桃花源”之称。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中怀之作。诗人以过仙人渡为题,抒发对人生道路的感慨。

首句“此去神仙路不迷”,点明题目中的“渡”。从字面上看,似乎在说仙人渡是通往神仙的道路,然而这仅仅是一个表象。事实上,诗中的仙人并不是指那些真正得道成仙的人,而是借喻那些身居高位、权倾一时的人物。诗人用“不迷”二字,暗示了他们的人生道路并非总是笔直向前的,而是曲折蜿蜒,时有迷茫之处。这种比喻手法既富有哲理性,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感。

次句“直从洞口到桃源”,是对前一句的具体化和深化。这里的“洞口”指的是通向神仙之路的起点,也是一条崎岖险峻的道路。而“桃源”则是指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境界,象征着美好而宁静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诗人用“直从洞口到桃源”这一形象化的说法,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于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批判之意。

最后两句“仙人心境无名利,笑我频年渡此溪”,则是对全诗主题的总结。这里的“心境”指的是一个人内心的追求和志向。而“名利”则是指世俗的利益和功名。诗人通过对比仙人和凡人的心态,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看得很淡,而更注重内心世界的感受和体验。他以“笑我频年渡此溪”作为结尾,既是一种幽默自嘲的口吻,也是一种对于人生道路的豁达态度。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性和深刻的情感色彩。它不仅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更是一首充满智慧与魅力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