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地浮天浩莫穷,气营楼阁耸虚空。
道人妙得观澜术,万里沧溟碧眼中。
【注释】
次韵宝印叔观海三绝:指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对“浮图”的三次描写。
载地浮天浩莫穷:载,负载。浮天,形容大海之广。浩莫穷,形容大海无边无际。
气营楼阁耸虚空:气,指海上的雾。
道人妙得观澜术:道人,这里指苏轼。观澜,是说苏轼能够从海面上观看到潮水的涨落。
沧溟碧眼中:沧海,指东海。碧眼中,用来形容海水的颜色像碧玉一样美丽。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为苏东坡。此诗以咏叹大海为主旨,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敬畏之情。全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首句“载地浮天浩莫穷”,开篇即描绘出一幅浩瀚无垠的大海景象,令人惊叹。接着,“气营楼阁耸虚空”,进一步描绘了海面上楼阁的壮观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这两句通过夸张手法,将大海的广阔和壮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颔联“道人妙得观澜术”,则转向写观海之人。道人,这里指苏轼。妙得观澜术,意为苏轼善于从海面上观看到潮水的涨落。这句诗不仅赞美了苏轼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万里沧溟碧眼中”,则进一步描绘了大海的景色。沧溟,即大海。碧眼中,用来形容海水的颜色像碧玉一样美丽。这句诗通过对大海美景的描绘,使整首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尾联“赏析:
这首诗以咏叹大海为主旨,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敬畏之情。全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首句“载地浮天浩莫穷”开篇即描绘出一幅浩瀚无垠的大海景象,令人惊叹;“气营楼阁耸虚空”则进一步描绘了海面上楼阁的壮观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其中;“道人妙得观澜术”则转向写观海之人,赞颂了苏轼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万里沧溟碧眼中”则进一步描绘了大海的景色,使整首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