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堂花木随宜种,堆案文书取次翻。
我待衣冠挂林下,杖藜时复到君园。

李镇夫在郊外辟了一块地,筑起了一座小堂,仿照孟氏的家风来养花木。我表兄手拿拄杖,穿着鞋,每天在园中徘徊,享受着日光浴。

环绕着堂前的花草树木随季节变化而种植,案头堆满了文件,随意地翻阅着。我准备在林下悬挂衣冠,拄着拐杖时,还经常到您的园林游玩。

注释:

  1. 孟氏:即孟轲,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提倡仁政和民本思想。
  2. 吾表兄:指李镇夫的表兄。
  3. 林下:指山林之下,古人常以山林为归隐之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小品诗。作者李镇夫在郊外辟地造园,效仿孟氏的家风,精心养护花草树木。他与表兄一同欣赏着自然美景,感受着生活的乐趣。
    首句“李镇夫辟圃筑堂效孟氏之养”,描绘了李镇夫在郊外辟地造园的场景。这里的“辟”字,表达了李镇夫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他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次句“绕堂花木随宜种”,进一步描绘了李镇夫对花草树木的悉心照料。这里的“绕堂”二字,形象地描绘了花木与堂屋紧密相连的情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同时,“随宜种”也表达了他对花草树木种植方法的独特见解。
    接下来两句“堆案文书取次翻,我待衣冠挂林下”,则描绘了李镇夫在家中办公的情况。这里的“堆案文书”、“取次翻”等词语,展现了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有条不紊的生活方式。然而,他也不忘在工作之余欣赏周围的美景,甚至将衣冠挂在林下,以便随时欣赏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这种忙碌与闲暇之间的平衡,也反映出他的智慧与情趣。
    最后的两句“杖藜时复到君园,”则是对整个场景的点睛之笔。这里的“杖藜”象征着李镇夫的生活简朴而又充满乐趣,而“君园”则指的是李镇夫的园林。这句话不仅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更体现了他与表兄之间深厚的情谊。他们共同享受着阳光、花香,度过了一个美好的日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镇夫的田园生活,展现了一种宁静、悠闲、富有情趣的生活态度。它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无论是对于读者还是作者本人来说,这首诗都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