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庚甲与吾同,树已萧疏我亦翁。
藤蔓稍除苔藓去,岁寒犹解傲霜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次韵昌龄西园十咏黄杨藓复有》。下面是逐句释义:
次韵昌龄西园十咏黄杨藓复有:这是一首对韩昌龄西园十咏中的“黄杨藓”一诗的和声之作。次韵,即在原诗歌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其词句、韵律与原诗一致。昌龄,即韩愈的朋友,字子苍。西园,韩愈在长安(今西安)的住所。十咏,即韩愈为西园中的十景所撰写的诗篇。黄杨藓,即黄杨树和苔藓,常绿植物,此处用来象征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坚韧。
黄杨庚甲与吾同,树已萧疏我亦翁:诗句大意是说,黄杨树与我一样有着庚年的木甲(树龄),如今它已经变得萧条稀疏,我也步入了人生的晚年。庚年木甲,指的是树木的年龄。萧疏,形容树木稀疏的样子。翁,这里指的是老年人。
藤蔓稍除苔藓去,岁寒犹解傲霜风:诗句大意是说,虽然藤蔓上的苔藓被清理掉了,但它依然保持着傲然挺立的风采,不惧严寒,就像我一样在岁月中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傲霜风,形容不畏寒冷,坚强不屈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种写照。他通过与黄杨树的对比,表达了自己虽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心境。诗中的“黄杨”象征着生命之树,而“苔藓”则隐喻着岁月的痕迹。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象征,韩愈传达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坚韧态度的赞美。
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律诗形式,即每两行为一组,遵循平仄韵律的要求。这种形式使得诗歌更加规整,易于朗诵。在语言上,韩愈运用了简洁而有力的词汇,以及生动的形象比喻,如“萧疏我亦翁”,既形象地描绘了黄杨树的衰微状态,也暗含了作者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岁月和坚韧精神的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