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形貌写何难,难得灵台上笔端。
朋党论兴三出日,不知谁作正人看。
【注释】
- 天然形貌:指人的自然面貌。何难:有什么困难?
- 灵台:指帝王的寝宫,也泛指朝廷。笔端:指用毛笔在纸上作画。
- 朋党:指同伙、朋比。三出日: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意指朋党的出现是暂时的。
- 正人:正派的人。
-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腐败、朋党现象的不满和担忧,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抱负。
【译文】
人的自然面貌写下来有何难?难得是在灵台上用笔端写出神来。
三出日,不知是谁做正派之人看。
天然形貌写何难,难得灵台上笔端。
朋党论兴三出日,不知谁作正人看。
【注释】
故乡不与同归出自《出州宅》,故乡不与同归的作者是:王十朋。 故乡不与同归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故乡不与同归的释义是:故乡无法与我一同归还。 故乡不与同归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故乡不与同归的拼音读音是:gù xiāng bù yǔ tóng guī。 故乡不与同归是《出州宅》的第4句。 故乡不与同归的上半句是: 惆怅同来德耀。 故乡不与同归的全句是:惆怅同来德耀
惆怅同来德耀出自《出州宅》,惆怅同来德耀的作者是:王十朋。 惆怅同来德耀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惆怅同来德耀的释义是:惆怅同来德耀:心中感到忧愁,与德耀相伴而来。其中,“惆怅”指忧愁、忧伤,“德耀”可能指有德行的人或德行本身,意指诗人与有德行的人或德行相伴,心中不禁感到忧伤。 惆怅同来德耀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惆怅同来德耀的拼音读音是:chóu chàng tóng
岁月惊人电飞出自《出州宅》,岁月惊人电飞的作者是:王十朋。 岁月惊人电飞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岁月惊人电飞的释义是:岁月惊人电飞: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如同闪电一般飞逝。 岁月惊人电飞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岁月惊人电飞的拼音读音是:suì yuè jīng rén diàn fēi。 岁月惊人电飞是《出州宅》的第2句。 岁月惊人电飞的上半句是:官居到处邮传。
官居到处邮传出自《出州宅》,官居到处邮传的作者是:王十朋。 官居到处邮传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官居到处邮传的释义是:官居到处邮传:官职所在之处都有驿站传递信息。 官居到处邮传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官居到处邮传的拼音读音是:guān jū dào chù yóu chuán。 官居到处邮传是《出州宅》的第1句。 官居到处邮传的下半句是:岁月惊人电飞。
异时同把无缘出自《贡院食新荔观双莲因成六言》,异时同把无缘的作者是:王十朋。 异时同把无缘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异时同把无缘的释义是:异时同把无缘:指在不同时间,本应该一同把玩、欣赏,却因种种原因而无法实现。 异时同把无缘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异时同把无缘的拼音读音是:yì shí tóng bǎ wú yuán。
酒盏莫辞在手出自《贡院食新荔观双莲因成六言》,酒盏莫辞在手的作者是:王十朋。 酒盏莫辞在手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酒盏莫辞在手的释义是:酒杯在手莫推辞。 酒盏莫辞在手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酒盏莫辞在手的拼音读音是:jiǔ zhǎn mò cí zài shǒu。 酒盏莫辞在手是《贡院食新荔观双莲因成六言》的第3句。 酒盏莫辞在手的上半句是:三年三结双莲。
三年三结双莲出自《贡院食新荔观双莲因成六言》,三年三结双莲的作者是:王十朋。 三年三结双莲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三年三结双莲的释义是:三年结双莲,寓意科举考试中连续三次考试都成功,如同莲花并蒂,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三年三结双莲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三年三结双莲的拼音读音是:sān nián sān jié shuāng lián。
两郡两逢新荔出自《贡院食新荔观双莲因成六言》,两郡两逢新荔的作者是:王十朋。 两郡两逢新荔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两郡两逢新荔的释义是:两郡两逢新荔:指在两个不同的郡城都遇到了新鲜的美味荔枝。 两郡两逢新荔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两郡两逢新荔的拼音读音是:liǎng jùn liǎng féng xīn lì。 两郡两逢新荔是《贡院食新荔观双莲因成六言》的第1句。
要令老眼增明出自《觅百叶榴花》,要令老眼增明的作者是:王十朋。 要令老眼增明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要令老眼增明的释义是:要令老眼增明:希望让老年的眼睛变得更加明亮,即希望恢复或增强视力。 要令老眼增明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要令老眼增明的拼音读音是:yào lìng lǎo yǎn zēng míng。 要令老眼增明是《觅百叶榴花》的第4句。 要令老眼增明的上半句是
更觅榴花百叶出自《觅百叶榴花》,更觅榴花百叶的作者是:王十朋。 更觅榴花百叶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更觅榴花百叶的释义是:更觅榴花百叶:进一步寻找开有百叶的榴花。 更觅榴花百叶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作品,风格是:诗。 更觅榴花百叶的拼音读音是:gèng mì liú huā bǎi yè。 更觅榴花百叶是《觅百叶榴花》的第3句。 更觅榴花百叶的上半句是:锦囊六字尤清。
【注释】颜范:指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颜真卿(字鲁公)和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军事家韩愈(字退之)。遥同:遥相呼应。异代心:不同代的人。琳宫:美玉雕成的宫殿。香火道缘深:佛教称佛祖所居之处为“琳宫”,这里指道教的圣地。 【赏析】此诗是诗人追和范文正公《鄱阳诗》后,因到天庆观谒见颜鲁公祠堂而作。全诗以追和前人诗句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前辈的崇敬之情。首句点明时间及地点
注释: 七月三日至鄱阳 —— 七月三日到鄱阳,即从干越亭前开始写起。 干越亭前晚风起 —— “干越亭”是诗人的住所,“晚风起”则点出时间。 湖入鄱阳三百里 —— 湖水流入鄱阳,形容湖面广阔。 晓来一雨洗新秋 —— 早晨一场雨,洗涤着秋天的新景。 身在江东画图中 —— 身在江南,就像身在一幅画中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记叙诗,描写了作者游历江南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点明游历的时间、地点和目的
注释: 七月三日来到了鄱阳,我来到鄱君山水州。山水美景常常让人留恋。 在遥远的绝境之地,可以通向云锦洞。清亮的声音从琵琶洲传来。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首句“我来鄱君山水州”点明了主题,表明作者来到此地。第二句“山水入眼常迟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对鄱阳山水的喜爱和留恋之情。第三句“绝境遥通云锦洞”则描绘了鄱阳山水中的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注释】 范文正公:指范仲淹(950—1006),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鄱阳:在今江西,是范仲淹的故乡。 移竹:把竹子移植到郡斋东边。 修竹:长成挺拔的竹子。 老眼:年老的眼睛。 青青:青翠的颜色。 独坐:独自一人坐着。书斋:书房。 谁是伴:谁作伴。 清风:凉爽的风。 故人:老朋友。 【译文】 我亲手把修长的竹子移植到郡斋东边的墙边,让青翠的竹子为我增添生气;我独自坐在书斋里,没有谁来陪伴我
【注】十月望日:古代以农历十月十五日为望日,因是重阳节,所以又称“重九日”。同官:即同事。会饭:设宴招待。荐福:献供品祈福。送酒:敬送美酒。 鄱水:江西的一条大河,今名修河,在南昌附近。 公馀:公事之余。 远公莲社:东晋时期高僧慧远创立的佛教团体,成员多是僧人,他们常在庐山东林寺结社讲经,后来被称为东林寺。这里指王使君(王羲之)。 江州:今江西九江市。 赏析: 这是一首酬赠友人的诗
少年才气已超群,/场屋能摛锦绣文。/糠秕在前真有愧,/春风得意岂如君。 注释:少年时期就已经拥有非凡的才华和超越常人的才智,在科举考场上能够写出华丽的文章和诗词。面对自己的不足之处,感到十分惭愧。 赏析:诗人以“少年才气已超群”起兴,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才华。在科举考场上,他能够挥洒自如,写出了锦绣的文章,这展现了他的才华和学识。然而,诗人也明白自己在知识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