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辱鄱阳士庶怜,闭门不许出朝天。
间行虽乏相如璧,得句全胜子敬毡。
【解析】
“饶”是宋代的州郡名称,位于江西东北部。“易”指易安居士。“七月九日”指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赏菊、饮酒、佩茱萸等风俗。“行饶人”指游历鄱阳县。“提点”为官名,宋初设提点刑狱司,掌督察所部刑狱,兼管常平仓、广惠仓、义仓。“何德献”即何澹,字德献,是当时有名的文人,曾任秘书丞。“相追不及”指追不上了。“见寄”指收到来信。“云断桥”“截镫”指诗中所说的“误辱”“间行虽乏”之意。“始信林间别有天”是说从林间小路去到饶城后,才感到人间与林间的不同。“微见”意为隐约地看出。“朱轓”指代车驾。“暂席广文毡”,意思是暂时坐在广文先生的毡席上,广文是当时的一个官职,负责管理太学事务,所以也泛指官署或官场。
【答案】
《鹧鸪天·寓居赣上感时》
误辱鄱阳士庶怜,闭门不许出朝天。
间行虽乏相如璧,得句全胜子敬毡。
云断桥截镫亦堪怜,始信林间别有天。
微见兵机第一义,朱轓暂席广文毡。
赏析:
这首词以记事为主,写词人于淳熙八年(1179)自饶州(今江西省波阳县)回上饶(今江西省上饶市)途经鄱阳县时,受到当地官员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款待的情景。词人对这次偶然的机会表示感激,同时对官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委婉的讽刺,表达了作者渴望归隐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