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元不服朱砂,境静心灰寿自遐。
庐阜招提三百所,只馀折桂与楞伽。

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句翻译
  • “老僧元不服朱砂”:形容老僧人虽然身着朱砂色的衣服,但他并不追求世俗的名利。
  • “境静心灰寿自遐”:描述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老僧的心灵达到了一种平和状态,长寿自然随之而来。
  • “庐阜招提三百所”:提到庐山(即庐阜)有三百座寺庙。
  • “只馀折桂与楞伽”:指在众多寺庙中,只有楞伽寺还保留着桂花树。
  • “藏书阁在已无书”:表明原本藏书丰富的阁楼已经空无一物。
  • “山色依然满旧居”:虽然建筑已经破败,但山色依旧美丽。
  • “留得妇人三墨竹”:可能是指某位妇人留下了三幅竹子画,墨竹通常指用墨绘制的竹子画。
  • “金钟声里尚扶疏”:描述声音中的金钟仍在风吹雨打中挺立不倒的景象。
  1. 诗句注释
  • “朱砂峰下访僧居”:朱砂峰指的是著名的黄山主峰之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
  • “境静心灰寿自遐”:描述老僧内心的平静,以及由于环境宁静而带来的长寿。
  • “庐阜招提三百所”:指庐山地区有三百座寺院。
  • “只馀折桂与楞伽”:表示在众多的寺庙中,只剩下了楞伽寺还在保存着一些珍贵的物品。
  • “藏书阁在已无书”:藏书阁原本藏书丰富,但现在已经没有了书籍。
  • “山色依然满旧居”:尽管建筑被毁,但山上的风景依旧美丽如初。
  • “留得妇人三墨竹”:可能是指某位妇女留下的三幅墨竹画。
  • “金钟声里尚扶疏”:描述了即使在风雨中,金钟的声音仍然清晰可闻。
  1. 诗句赏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山林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禅意生活。通过对老僧和山寺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追求心灵平静和内在修养的生活态度。
  • 诗中的“境静心灰寿自遐”和“只馀折桂与楞伽”等句子,深刻地反映了禅宗思想中的“放下”与“自在”,即通过放下外在的追求和执着,才能达到内心真正的平和与自由。
  •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修行状态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学理念,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难得的禅宗诗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