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湖初讶君山远,无翼可随鸥鹭群。
系缆中流忽相对,江湖心亦不忘君。

【注】君山:洞庭湖中的小岛。

解舟遇风暂泊岳阳城下正对君山,入湖初讶君山远,无翼可随鸥鹭群。系缆中流忽相对,江湖心亦不忘君。

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年(744年)离开长安后写的一首游仙诗。

首句点题:解舟遇风暂泊岳阳城下,正是诗人游历洞庭湖的开始。第二句写初到洞庭湖时的感受:湖水浩渺,君山隐现,令人惊奇。第三句写诗人站在船头,看着湖面波光粼粼,心中不禁感慨万分,觉得君山仿佛近在咫尺,而自己却无法亲近。第四句写诗人在船上系好缆绳,准备上岸游览。第五句写诗人登上君山,俯瞰整个洞庭湖,心中感叹不已。第六句写诗人虽然身处江湖之中,但内心始终牵挂着君山。整首诗意境宏大,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独特感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游仙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岳阳城下解舟遇风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独特感受。首句以“解舟遇风”开篇,点明了诗人此行的目的。接着,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初到洞庭湖时的感受。湖水浩渺,君山隐现,令人惊奇。然而,他并没有被眼前的美景所迷惑,反而更加坚定了游历的决心。

第二句,诗人用“初讶”一词表达了他对君山的距离感。这里的“初”字,既指时间上刚刚到达,也暗示了他对君山的陌生感。然而,他很快便调整了心态,开始欣赏君山的美丽。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态度。

第三句,诗人站在船头凝视远方的君山,心中不禁感慨万分。这里的“系缆”一词,巧妙地将诗人的动作与心情联系起来。他似乎在寻找一种与君山相依相伴的方式,但又觉得这种方式遥不可及。这种矛盾的心情,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也展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最后一句,诗人登上君山,俯瞰整个洞庭湖,心中感叹不已。这里的“江湖”一词,既指代洞庭湖水,又象征着诗人广阔的人生道路。他感叹命运无常,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整首诗意境宏大,情感深沉。诗人通过对岳阳城下解舟遇风、初至洞庭湖、登高望远等一系列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独特感受。同时,诗人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内心的变化过程,使整首诗更加富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