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曹娥孝可书,惜无同气与之俱。
武陵今有贤儿女,弟似灵均娣女须。
王十朋《南津淑济庙》是一首描绘历史人物和自然风光的古风诗。诗句“越国曹娥孝可书,惜无同气与之俱”表达了作者对曹娥节烈行为的赞美和对家族亲情无法共享这种美德的遗憾。接下来将逐一分析诗句并附上赏析:
- 诗人简介:
- 王十朋(1112-1171),字器之,号梅溪,浙江临安人,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以豪放著称,善于表达壮志难酬的感慨,其代表作有《梅溪词》。
诗词原文:
越国曹娥孝可书,惜无同气与之俱。武陵今有贤儿女,弟似灵均娣女须。逐句释义:
- “越国曹娥孝可书”:指的是东汉时期的曹娥,她因母亲溺水而跳入江中救母的故事广为流传,体现了孝顺和节义。
- “惜无同气与之俱”:作者表达了对曹娥这样的节操之人无法有同样血脉后代来继承其精神的哀叹。
- “武陵今有贤儿女”:武陵地区现今有贤良的子弟,意味着后继有人。
- “弟似灵均娣女须”:灵均指屈原,屈原的妻子叫嬃,这里用“弟似灵均娣女须”形容其子嗣的才德与屈原相似。
- 译文及注释:
- 译文:在越国曹娥身上,我们看到了孝顺与节义的力量。遗憾的是,这样的美德似乎无法在家族中代代相传。然而,现在武陵却有贤良的子孙,他们继承了父亲的美德,如同屈原的才华一样令人赞叹不已。
- 注释:越国: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浙江省一带。曹娥:东汉时期著名的孝女,因救父而投江自尽,传说中有后人为其立碑纪念。武陵:古地名,今湖南省境内。贤儿女:指有德行和才能的儿子或女儿。弟似灵均娣女须:比喻其子侄辈的才智与屈原相媲美,如其娣女般的出众。
- 赏析:
- 赞颂孝行:这首诗通过对曹娥的歌颂,赞扬了她孝顺和节义的高尚品质,以及其影响深远的精神遗产。
- 家族传承的思考:通过提到“武陵今有贤儿女”,诗人暗示了即使是最优秀、最有才德的人也难以完全继承祖先的精神和品质,这反映了对家族血脉传承的深深思考。
- 文化的传承:“弟似灵均娣女须”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认为即使在现代社会,也应该继续弘扬先辈的优秀传统和价值观。
王十朋的《南津淑济庙》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一首能够引发读者深思的佳作。它不仅仅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赞美,更是对家族传承和文化价值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