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重元之重竹楼,雪堂名更重黄州。
西山草木尤光彩,一一曾经杖屦游。
【注释】:
重:重视。竹楼:即竹楼,苏轼所筑。元之:指苏轼。世重元,即世人都看重他。重竹楼:即以竹楼著称于世。雪堂:即雪堂,苏轼在黄州任上建的书房名。更重黄州:指苏轼对黄州更加重视,把黄州作为重要的创作基地。尤光彩:特别有光彩。杖屦游:拄着手杖,悠闲地游玩。杖屦:手杖和鞋,是古代的一种步行工具。游:游玩。
【赏析】:
此诗首联两句,写东坡竹楼和雪堂。诗人以“重”、“名”二字强调东坡竹楼和雪堂在苏轼一生中的重要地位。“元之”,指苏轼。“重竹楼”,意即世人都看重他。诗人认为,人们之所以如此看重东坡竹楼和雪堂,是因为这两座建筑物具有独特的魅力。
颔联两句,写西山景色与东坡竹楼相得益彰。“西山草木尤光彩”,意思是说西山的草木因东坡竹楼而更加显得光彩照人。“一一曾经杖屦游”,意思是说每一处西山的草木都曾经被诗人拄着手杖、踏着鞋底游玩过。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西山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尾联两句,写西山景色的美丽令人陶醉。“尤光彩”,意即西山的草木因东坡竹楼而更加显得光彩夺目。“一一曾经杖屦游”,意味着每一棵西山的草木都曾经被诗人拄着手杖、踏着鞋底游览过。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西山景色的痴迷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东坡竹楼和雪堂的描述,展现了它们在诗人心中的地位;通过对西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