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山龙欲阻吾行,怪雨盲风不肯晴。
但得出郊修故事,此中亦可劝深耕。

二月十八日,诗人计划在弁山会合劳苦的农民,因风雨欲作而没有成行。于是从南门出发,登上岘山,观看洼尊访五花亭遗迹;傍晚雨霁后,又游览何山,观赏读书堂。薄暮之时,卞山龙阻拦诗人前行,怪雨盲风不肯晴。但最终还是出城祭祖,认为此行也足以劝人耕耘。

【注释】

①二月望日:农历二月十五日。二月十五为上巳节,古时民间祭祀祖先,祈求五谷丰登。②欲劳农于:打算让农民参加。③会风雨作:碰上风雨即将来临。④遂:于是,就。⑤南门:指襄阳西门,即南门。⑥登岘山:登上岘山。⑦观洼尊:洼尊是东汉末年刘表所建的一个亭子,位于今湖北省当阳县西南二十里。⑧五花亭遗迹:五花亭,位于今湖北省当阳县西南二十五里。⑨晚霁游:傍晚雨后天晴游玩。⑩何山:即汉水北岸的西山。⑪读书堂:读书堂遗址在今湖北省襄阳市西二十里。⑫薄暮:天色将晚。⑬卞山龙:指诗人的朋友卞仲文。⑭阻吾行:阻挡我的行程。⑮怪雨盲风:形容天气恶劣。⑯此中:此处。⑰劝深耕:劝告人们勤奋耕种。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襄州刺史期间。当时正值阴历正月初六日,诗人与同僚们准备到城南郊去祭拜先人,并让农民参加劳动。但天公不作美,遇上了大风大雨,所以诗人决定改变计划,在城中游览名胜古迹。诗人登上岘山,游览洼尊亭遗迹,观赏读书堂,傍晚时分又游览了何山和读书堂遗址。最后,诗人在朋友卞仲文的阻拦和劝说下,仍然决定外出祭祖,认为此行也足以劝勉人们努力耕作。全诗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勤政爱民的精神面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