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欲归耕竟未归,又吟苕霅劝农诗。
流钱腐粟惭无术,稼穑艰难或稍知。
【注释】
二月望日:即二月十五日。劳农于弁山:在岘山会风雨作,遂出南门,因登岘山观洼尊访五花亭遗迹:到洼尊亭和五花亭游览。晚霁游何山:傍晚时分游历何山。观读书堂:到读书堂参观学习。薄暮:傍晚时候。
【赏析】
《春日有感》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也反映了他渴望为国效力的心情。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感情真挚感人。
首句“二月望日欲劳农于弁山”,点题,说明这是在二月十五日,作者想为农民做些事情。“欲”字表明作者的目的很明确。颔联“因登岘山观洼尊访五花亭遗迹”,写诗人登上岘山,参观历史遗迹。“洼尊”,指唐代名将张巡,他曾守睢阳时,城破被俘,绝食而死。他的墓就在城南的洼尊亭。“五花亭”,在城南的岘山上。
颈联“晚霁游何山观读书堂”,写诗人傍晚时分去何山,观看读书堂的情景。“何山”,指岘山,因为山形如屏,故称何山。“读书堂”,指读书堂旧址,在今城南。这里借古事来勉励后辈要勤奋学习。尾联“久欲归耕竟未归,又吟苕霅劝农诗”。诗人长期想归隐,但终未实现。最后两句是说,我又吟诵着关于劝农的诗篇。“苕霅溪”,又名苕溪,在今浙江湖州西南。相传陆游曾在这里隐居过。“劝农诗”,指《劝农歌》。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