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石俸窃南州,老病馀生厌宦游。
已上祠章即归去,一犁烟雨事西畴。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含义。

  1. 出郊劝农:这是第一句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郊外向农民宣传农业知识的场景。这里的“劝农”是关键词,意指鼓励农业生产。

  2. 一千石俸窃南州:这句诗描述了这位官员拥有丰厚的俸禄和地位。”一千石”是对俸禄的量化描述,“窃”在这里有偷得之意,表达了他的财富和地位远超常人。南州可能是他的家乡或者他所在的地区,但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3. 老病馀生厌宦游:这句诗表达了官员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身体状况不佳。”老病”说明了他的年龄和健康状况,”馀生”意味着他还剩下不多的时间或者生活,”厌宦游”则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厌恶。

  4. 已上祠章即归去:这句诗描述了官员已经上完祭祀祖先的奏章,决定立即返回家中。”上祠章”可能是指官员完成了某项祭祀或礼仪活动,“即归去”表明他已经完成了任务并准备回家。

  5. 一犁烟雨事西畴:最后一句诗描述了官员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一犁”指的是耕作工具,”烟雨”描绘了天气的状况,暗示着湿润或多雨的环境。”事西畴”则明确指出了地点在西边的田地,可能是指官员负责管理的农田区域。

综合以上各句,我们可以得出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一位官员因年迈体弱而厌倦官场生活,已经完成祭祀工作后准备回到家中,继续在西边的田地里从事农耕活动。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官员的生活细节,反映了古代官员的生活状态和他们与自然的关系。

下面是诗句和译文的对照:

出郊劝农 —— 到郊外去劝导农民耕种。    
一千石俸窃南州 —— 拥有丰厚的俸禄和地位,偷偷地享受南方地区的财富。    
老病馀生厌宦游 —— 年纪已高且疾病缠身,厌倦了官场的奔波劳碌。    
已上祠章即归去 —— 完成祭祀祖先的奏章之后,决定立刻返回家。    
一犁烟雨事西畴 —— 在湿润的田野里,一边耕地一边欣赏着细雨中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官员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官员的生活状态和他们与自然的关系。诗人通过对官宦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