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贺雨句如何,不减夔州梦得歌。
更有一犁江上曲,它年传诵出金坡。

注释:

夏四月不雨,守臣不职之罪也将有请于神。

夏四月不下雨,守臣不称职将受到责备,也将向神明求雨。

陈贺州有诗赞喜,次韵以酬。

陈贺州有诗赞美喜雨,我来作诗回敬他,用韵来答谢。

贺州(今广西贺县):地名,指贺州太守。贺州,即贺州郡。

如何:怎么,用什么方式。

夔州:古地名,在今四川奉节县。梦得:白居易的字。这里泛指诗人自己。

一犁:播种用的犁头或农具。犁,古代的一种农具。

江上曲:指江边的歌谣。

金坡:指汉代司马相如的故居,位于成都西郊。相传司马相如曾为汉孝景帝起草《子虚赋》等作品,其辞藻华丽,气势磅礴,后世传诵不已。

赏析:

这是一首和诗,作者对陈贺州赞美喜雨之诗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意蕴丰富,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与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

首句“夏四月不雨”,直接点明主题,说明此时正处于炎热的夏季,而雨水却迟迟不来,使得大地干渴。这是一个常见的景象,但在这样的情境下,诗人却想到了陈贺州所作的诗歌,表达了他对陈贺州诗歌中蕴含着的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的赞赏。

第二句“守臣不职之罪也将有请于神”,则进一步展开了诗人的思考。他认为,作为地方官员,如果不能及时降雨,就应该向神灵求助,因为这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也是对他们工作的考验。这里的“请于神”并不是祈求神灵降下雨水,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承担起这个责任,展现出自己的担当精神。

接下来“陈贺州有诗赞喜,次韵以酬”一句,则是对陈诗的回应。诗人认为陈诗写得好,因此他也要用诗歌来回应,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这里的“次韵”是指用别人的诗句作为自己的诗歌的韵脚,也就是采用别人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情感。

最后“贺州(今广西贺县):地名,指贺州太守。贺州,即贺州郡。

如何:怎么,用什么方式。

夔州:古地名,在今四川奉节县。梦得:白居易的字。这里泛指诗人自己。

一犁:播种用的犁头或农具。犁,古代的一种农具。

江上曲:指江边的歌谣。

金坡:指汉代司马相如的故居,位于成都西郊。相传司马相如曾为汉孝景帝起草《子虚赋》等作品,其辞藻华丽,气势磅礴,后世传诵不已。”这句是对陈贺州赞美喜雨之诗的回应。诗人认为陈诗写得好,因此他也要用诗歌来回应,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这里的“次韵”是指用别人的诗句作为自己的诗歌的韵脚,也就是采用别人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情感。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却意蕴丰富,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与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和艺术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