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岁名山两度来,精庐潇洒绝尘埃。
禅师妙得兵家策,杖屦飘然去不回。
【注释】
- 出郊:出城。劝农:劝勉农民耕种。饭蔬:以蔬菜为食。法石僧舍:指和尚的住所,在法石寺。闵(mǐn):忧虑,担忧。雨而无麦之忧:担心雨水过多导致没有小麦收成。
- 两度:两次。精庐:精致的居室。潇洒:洒脱自如。绝尘埃:远离尘世。
- 禅师:佛教徒对出家人的称呼。妙得兵家:巧妙运用兵家的谋略。杖屦飘然去不回:拄着手杖和鞋子,悠然自得地离去,不回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丰三年(公元1082年)春,第二次来法石寺时所作。作者当时的心情是忧心忡忡,担心雨水过多导致没有小麦收成。因此,他写下了这首《出郊劝农饭蔬于法石僧舍因成八绝》。
“万岁名山”四句写诗人来到法石寺后的情景。万岁名山,指的是庐山,这里用“万岁”来形容庐山的壮丽。两度来,两次来到庐山。精庐,精致的居所,这里指法石寺。潇洒,洒脱自如。绝尘埃,远离尘世。诗人来到这里,心情十分舒畅。
接下来四句诗,是全诗的高潮部分。禅师妙得兵家策,杖屦飘然去不回,描绘的是诗人看到禅师运用兵家的谋略,从容地离开,毫不留恋的场景。这里的关键词有:禅师、妙得、兵家、策、杖屦飘然去不回。
这首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农民的关心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通过描绘庐山的自然风光和法石寺的宁静环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和对于社会现实的关切。同时,诗人还通过对禅师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禅理的理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