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蜂目英雄吞四海,血祀初期千万载。稽山木像弃长江,逆溯波涛鬼无馁。
鸟喙辛勤十九年,平吴霸越世称贤。故国无人念遗烈,山间庙貌何凄然。
马守开湖利源迥,岁沃黄云九千顷。年来遗迹半湮芜,庙锁湖边篆烟冷。
吴越国王三节还,尽将锦绣裹江山。自从王气熄牛斗,庙比昭王屋一间。
乃知流光由德厚,祀典谁能如夏后。九年洪水滔天流,下民昏垫尧心忧。
帝惧万国生鱼头,锡禹洪范定九州。功成执玉朝冕旒,奔走讼狱归歌讴。
南巡会稽觐诸侯,书藏䰠穴千丈幽。蝉脱尘寰不肯留,千古灵庙依松楸。
吾皇盛德与禹侔,菲食卑宫恶衣裘。思禹旧绩祀事修,小臣效职躬荐羞。
仰瞻黻冕怀远猷,退惜分阴惭惰偷。嗟乎越山高兮可夷而丘,鉴湖深兮可理而畴。
惟有禹贡声名长不朽,告成世祀无时休。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了禹王庙的壮丽与历史的变迁之作。以下是逐句的详细解释:
君不见蜂目英雄吞四海,血祀初期千万载。
注释:你难道没见过那像蜜蜂一样英勇无畏的禹王吗?他吞下了整个天下,他的血祭也持续了千万年。稽山木像弃长江,逆溯波涛鬼无馁。
注释:在稽山的木像已经抛弃了长江,逆流而上,面对汹涌澎湃的波涛毫不畏惧。鸟喙辛勤十九年,平吴霸越世称贤。
注释:鸟儿(比喻禹王)用它的嘴辛勤努力了十九年,平定了吴国和越国,被世人称赞为贤明。故国无人念遗烈,山间庙貌何凄然。
注释:故乡的人们已经不再记得他的遗德,山上的禹王庙又显得多么凄凉啊!马守开湖利源迥,岁沃黄云九千顷。
注释:有如马守这样的官员开垦湖泊,使得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大地,肥沃的土地覆盖了九千顷。年来遗迹半湮芜,庙锁湖边篆烟冷。
注释:随着时间的流逝,禹王庙的遗迹已经被荒草掩盖,只剩下庙门旁篆刻的香烟在冷风中飘散。吴越国王三节还,尽将锦绣裹江山。自从王气熄牛斗,庙比昭王屋一间。
注释:吴越的国王每年三次来朝见,把锦绣包裹着江山。自从王气熄灭后,禹王庙比昭王庙还要小。乃知流光由德厚,祀典谁能如夏后。九年洪水滔天流,下民昏垫尧心忧。帝惧万国生鱼头,锡禹洪范定九州。功成执玉朝冕旒,奔走讼狱归歌讴。
注释:才知道光辉是由德厚而来的,谁能比得上夏后氏呢?但九年的大洪水却让百姓陷入了困境,尧帝为此忧虑不已。皇帝害怕天下的国家都出现鱼头一样的祸患,便赐给禹王大禹治水的功绩,让他制定九州之规,最后大功告成,皇帝亲自戴上玉冠,大臣们则奔走于诉讼之中,百姓们则歌颂赞美,欢庆胜利。南巡会稽觐诸侯,书藏䰙穴千丈幽。蝉脱尘寰不肯留,千古灵庙依松楸。吾皇盛德与禹侔,菲食卑宫恶衣裘。思禹旧绩祀事修,小臣效职躬荐羞。仰瞻黻冕怀远猷,退惜分阴惭惰偷。嗟乎越山高兮可夷而丘,鉴湖深兮可理而畴。惟有禹贡声名长不朽,告成世祀无时休。
注释:皇上南巡到会稽去会见诸侯,将治国方略藏在深深的山洞里。蝉脱壳而去不愿留下,千年的灵迹依然依傍着松柏。我们伟大的君王有着和禹王一样的德行,他过着朴素的生活,穿着简陋的衣服。我想念禹王过去的政绩,尽心尽力地完成祭祀之事,作为一个小臣子,我恭敬地献上自己的一份心意。仰望那华丽的王服,我心中充满了远大的谋划;我惋惜时间过得太快而感到惭愧、懒惰。啊,越王山那么高大,却可以夷为平地;鉴湖那么深邃,却可以整治为田地。只有禹王的名字能够流传千古,永不磨灭,他的功德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永远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