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平原天可拍,夏日如焚天可拆。
哀哉农民亦良苦,厌见常旸与常雨。
去秋鄱阳偶中熟,巨室犹言廪无谷。
万亩家输数千斛,路旁安得黔敖粥。
吾君罪己同禹汤,思起傅岩调雨旸。
暂勤千骑作南伯,要使炎峤无馀殃。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春水水平原天可拍,夏日如焚天可拆。

  • 诗句解析:春天的水平静到可以拍打岸边,夏天的太阳炽热得足以将大地烤焦。这里的“拍拍”和“焚焚”都是夸张手法,用来表达天气的剧烈变化。
  • 关键词解释
  • 春水水平原:描述了春季时节,水面平静如镜,可以用手拍打。
  • 夏至如焚:夏天的太阳非常炽热,就像火焰一样灼热。
  • 天可拍与天可拆:用来形容天气变化的无常和剧烈。
  • 注释与赏析:春天的温暖使水面平静,而夏天的高温则让人感到炙热难耐。诗人通过这两个强烈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季节变化带来的极端气候现象。

哀哉农民亦良苦,厌见常旸与常雨。

  • 诗句解析:农民们也很辛苦啊,他们讨厌看到经常的晴雨交替。
  • 关键词解释
  • 农民亦良苦:形容农民的生活艰难困苦,承受着自然的严酷。
  • 常旸与常雨:指经常晴朗和多雨的天气,这是农民们最不喜欢的气候条件。
  • 注释与赏析:农民们不仅要忍受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面对不规律的天气,这种反复无常的气候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去秋鄱阳偶中熟,巨室犹言廪无谷。

  • 诗句解析:去年秋天,鄱阳地区偶尔丰收,但农户们仍然抱怨仓库里没有粮食。
  • 关键词解释
  • 鄱阳偶中熟:指的是上一年秋天鄱阳地区农作物有所收成。
  • 巨室犹言廪无谷:大户人家还在抱怨仓库里没有粮食,说明虽然有收成,但不足以满足所有农户的需求。
  • 注释与赏析:这句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和农户之间存在的贫富差距。即使有收获,由于存储不足,农户的生活依然困难。

万亩家输数千斛,路旁安得黔敖粥。

  • 诗句解析:成千上万的农田产出了几千石粮食,但这些粮食运到路边时却难以得到赈济。
  • 关键词解释
  • 万亩家输数千斛:形容农田生产的粮食数量巨大,但分配给农民的并不多。
  • 黔敖粥:传说中的古代贤人黔敖煮了一锅粥赈济饥饿的人们。这里比喻希望得到官府的救济。
  • 注释与赏析:这句表达了农民们辛勤劳作后,却因物资分配不公而无法获得足够食物的现实困境。

吾君罪己同禹汤,思起傅岩调雨旸。

  • 诗句解析:我君主应该反省自己的过失,像古代圣王禹和商汤那样,思考如何调整天气以应对干旱和洪水。
  • 关键词解释
  • 罪己同禹汤:意指君主应该自我反省,学习古代圣贤的智慧,改正错误。
  • 傅岩调雨旸:傅说(傅岩)是古代的一位贤臣,他能够调节阴阳平衡,使得天气和谐。这里比喻君主应该有智慧来管理国家和应对自然灾害。
  • 注释与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君主应采取正确治理措施的期望,希望君主能吸取历史上成功治理的经验,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暂勤千骑作南伯,要使炎峤无馀殃。

  • 诗句解析:暂时让千名骑士组成南伯,努力保护南方的疆土不受灾祸。
  • 关键词解释
  • 南伯:古代的一种军事组织,通常由南方的诸侯组成。
  • 炎峤:南方的山岭,泛指南方地区。
  • 注释与赏析:这句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治理和军队建设的积极态度,希望通过武力来保护国家的领土安全,减少灾害的发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深刻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政府的治理责任。通过对比和夸张手法,诗人表达了对农民苦难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应有的责任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