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盂香饭敌猩唇,羹芋菹盐度几春。
坐倚蒲团听粥鼓,晓擎花雨供天人。
庾郎三韭徒多品,颜巷一瓢真绝伦。
邑犬狺狺尚群吠,隔篱安得近吾身。
这首诗是欧阳修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半盂香饭敌猩唇,羹芋菹盐度几春。
- 注释:“半盂”即一半的容器,形容饭量不多。“香饭”指的是美味的米饭,而“猩唇”则指猩红色的嘴唇,这里比喻食物的味道非常鲜美。“羹芋菹盐”是指用羹汤和腌制的蔬菜,这里的“度几春”表明这些食物的美味持续了几个春天。
- 赏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食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句:坐倚蒲团听粥鼓,晓擎花雨供天人。
- 注释:“蒲团”是一种佛教中的坐具,这里指的是坐着的姿势。“粥鼓”是一种用于打粥的器具,声音清脆悦耳。“擎花雨”指的是拿着花朵像雨点一样洒在地上。“供天人”则是指为天上的神仙们提供美味的食物。
- 赏析:通过这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欣赏美食的同时,也在享受生活的乐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第三句:庾郎三韭徒多品,颜巷一瓢真绝伦。
- 注释:“庾郎”指的是东晋时期的庾亮,他以善于品鉴美食著称。“三韭”指的是三种不同种类的韭菜,但在这里可能是指数量众多,难以计数。“颜巷一瓢”则是说颜回(孔子的学生)住在简陋的环境中,但他却能自得其乐,用一个瓢就能解决一天的吃饭问题。
- 赏析:通过对比庾亮和颜回的生活态度,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喜爱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
第四句:邑犬狺狺尚群吠,隔篱安得近吾身。
- 注释:“邑犬”指的是城市里的狗。“狺狺”是形容狗叫的词语,这里可能是指狗群一起吠叫的情景。“群吠”则是指狗群一起吠叫的声音。“隔篱”是指隔着篱笆,无法进入对方的领地。“近吾身”则是指距离很近。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热闹而又喧嚣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无奈和疏离感。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它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