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卧柴门打不开,相逢未识济川才。
那知此夜闻猿处,忽有新诗随雁来。
王庭圭的《次韵赠周师禹二首》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歌。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释,并附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最后附赏析:
诗句释义
- 昼卧柴门打不开:描述了诗人在白天休息时发现柴门难以打开的情景。
- 相逢未识济川才:表达了尽管彼此未曾相见,诗人却对对方有着初步的期待和评价。
- 那知此夜闻猿处:揭示了诗人在夜晚听到猿声时,并未料到会在此遇见曾经相识的人。
- 忽有新诗随雁来:反映了诗人在意外中收到了一封来自友人的新诗,如同候鸟带来的信一般让人惊喜。
译文
白天我躺在门前的小路上,却发现门关不上,因为有人曾对我说过,山中有陶宏景这样的隐士,窗外又有祁孔宾这样的人。我不敢写信给他邀请他到我家来,因为我知道他可能升官,也可能降职。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他能成为太平时期的一个贡献者。
我白天躺在床上,发现柴门开不了。我们虽未相识,但我对他有着初步的评价和期待。没想到在那个夜晚,我在山林里听到了猿猴的叫声。突然,我收到了一封从远处飞来的信,那是我的朋友寄来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日常场景,巧妙地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友人的思念融入其中。首句描绘的是一个宁静的画面,而第二句则转折到诗人对这位友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复杂情感。第三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感的不确定性,即诗人虽然未曾见过这位友人,但却对他抱有期望。
第四句“那知此夜闻猿处”中的“此夜”,不仅指的是诗人所在的那个夜晚,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短暂。诗人在这片寂静的山林中听到猿猴的叫声,这一情景显得格外引人入胜,同时也引发了深深的怀旧之情。
尾句“忽有新诗随雁来”则以诗意盎然的方式结束了全诗。这里的“新诗”不仅指书信,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变化和成长。雁传书的故事,在中国文学中常常寓意着远方的思念和消息的到来。因此,这一句不仅是对诗人收到朋友来信的喜悦表达,也暗喻着无论距离有多远,真挚的情感总能跨越时空传递。
《次韵赠周师禹二首》不仅仅是对友人的怀念,更是一种对人生、时间和情感的深刻体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