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程蹉过夜郎溪,不到昌溪问路岐。
空使辰州亭下客,隔江招手立多时。

诗句释义

1 半程蹉过夜郎溪:这一句表明诗人的旅程已经走了大半,从夜郎溪(位于今天中国贵州省)开始。”蹉过”意味着走过或经过的意思。

  1. 不到昌溪问路岐:虽然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但诗人还没有到达昌溪(地名,具体位置未明确)。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行程进度的焦虑和期待。
  2. 空使辰州亭下客:这里的“空”是徒劳、白白的意思,表示虽然诗人在路途中,但他并没有实际到达任何地方,而是在等待或准备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辰州亭下客”指的是在辰州(一个地名)的亭子下等待的人。
  3. 隔江招手立多时:这句描述了诗人在江对岸招手的情景,并且持续了很长时间。这里的“隔江”指的是江对面,而“招手”则是一种常见的招徕方式,通常用于召唤或打招呼。

译文

在夜郎溪边走了半程,还没到昌溪就想知道路怎么走。
我在亭子下面徒劳地等待着,隔着江面一直挥手招呼你。

赏析

这首古诗反映了旅途中的辛劳与等待。诗中的“半程”和“空使”都传达了一种徒劳和期待的情感。诗人在夜郎溪处停留,未能继续前行,这可能意味着他的旅程遭遇了一些障碍或延误。同时,诗人在亭子下等待的动作显示了他对于继续旅行的渴望。而“隔江招手”则增加了一种期盼的情绪,诗人可能在等待某人或某件事的出现。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希望,以及人们在旅途中的心理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