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远无近用,弦歌只暂娱。
从来赵魏老,或为滕大夫。
昔时武城宰,其人骨已徂。
牛刀发新硎,夫子辄惊吁。
向侯本学道,与世疑阔疏。
拥紬听衙鼓,庭下一事无。
不为赫赫名,诡众以自殊。
催科虽云拙,于今乃贤欤。
夫子傥无言,黑白共一区。
家有治县谱,不饮常晏如。
棠阴决民讼,松间读我书。
飞蝗避境土,野鹤驯阶除。
堂上盛宾客,不减陈赵予。
新诗播京邑,异世乃同途。
振辔若登仙,身轻衣六铢。
云间候飞驭,君驾何时迂。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八年(1085年)写给好友张方平的一首诗,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注释。
我们来看看这首诗的内容:
次韵折枢密题向萍乡莞尔堂
器远无近用,弦歌只暂娱。
从来赵魏老,或为滕大夫。
昔时武城宰,其人骨已徂。
牛刀发新硎,夫子辄惊吁。
向侯本学道,与世疑阔疏。
拥紬听衙鼓,庭下一事无。
不为赫赫名,诡众以自殊。
催科虽云拙,于今乃贤欤。
夫子傥无言,黑白共一区。
家有治县谱,不饮常晏如。
棠阴决民讼,松间读我书。
飞蝗避境土,野鹤驯阶除。
堂上盛宾客,不减陈赵予。
新诗播京邑,异世乃同途。
振辔若登仙,身轻衣六铢。
云间候飞驭,君驾何时迂。
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次韵折枢密题向萍乡莞尔堂:这是一首次韵的诗,用来回应给张方平的。“次韵”是指诗人对原诗的主题和情感进行模仿和回应。这里的“折枢密”,指的是张方平的官职。
器远无近用,弦歌只暂娱:意思是说,你虽然地位很高,但是没有实际的用处,只是暂时地娱乐人们。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权力和地位的批判。
从来赵魏老,或为滕大夫:这是诗人对历史上的人物的评价,他认为这些人虽然地位很高,但是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昔时武城宰,其人骨已徂:这是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他认为这些高官们最终都会落得一个凄惨的结局,他们的尸骨已经不在了。
牛刀发新硎,夫子辄惊吁:这是诗人对张方平的赞美,他认为张方平就像一把锋利的刀一样,他的言论和行动都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震惊。
向侯本学道,与世疑阔疏:这里“向侯”指的是张方平,他认为张方平本来是一心学习道法的人,但是他被世俗的事务所困扰,变得与道法渐行渐远。
拥紬听衙鼓,庭下一事无:这是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衙鼓声中,张方平正在处理公务,庭下一片安静。
不为赫赫名,诡众以自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即使他有显赫的名声,但是他并不以此为豪,而是用它来欺骗众人。
催科虽云拙,于今乃贤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尽管他的行政手段可能有些笨拙,但是他的政绩却得到了人们的称赞。
夫子傥无言,黑白共一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张方平不说话的话,那么黑白就都在同一片天地里了。这里的“黑白”指的是是非、正义和邪恶。
家有治县谱,不饮常晏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张方平家里有一本关于治理县政的书籍,他常常因此而心情平和。
棠阴决民讼,松间读我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在庭院里处理民事纠纷,同时在松树间阅读自己写的书。
飞蝗避境土,野鹤驯阶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飞蝗被引导到远离人类居住的地方,野鹤被驯化到人们可以轻易接触的地面。
堂上盛宾客,不减陈赵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张方平的府邸中,客人很多,他们中有像陈子昂、赵嘏这样的大文豪。
新诗播京邑,异世乃同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的诗歌在新的时代里传播开来,即使时代不同,但是诗歌的道路却是相通的。
振辔若登仙,身轻衣六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骑着马就像仙人一样,身体轻盈,衣服只有六两重。
云间候飞驭,君驾何时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等待在云端,期待皇帝的马车能够早日到来。
这首诗通过描写张方平的生活和工作,表达了对他深深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通过对他的评价和议论,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